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以比特幣為貨幣是場災難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以比特幣為貨幣是場災難

各種貨幣形態均有價值錨定,比特幣的價值來源目前來看以投機因素居多,無價值錨定,必然決定其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

繼中國掀起一場針對比特幣交易和ICO監管風暴後,更多國家加入這一行列。近日,俄羅斯針對比特幣嚴厲表態,稱類似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構成「嚴重風險」。俄羅斯央行高層更表示,俄政府將計劃屏蔽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網站。

在國內,比特幣平台關停大限將至。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帀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比特幣中國公告稱將於10月30日12時停止提現業務。據Coinhills網站統計,比特幣的人民幣交易份額在全球市場已從此前的逾20%下跌至3.56%,跌至第四位。

在10月12日國際電聯第一次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工作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發表演講表示,比特幣的價值來源目前來看以投機因素居多,無價值錨定。「在現代日益複雜的信用經濟,若以比特幣為貨幣,無疑是場災難。」姚前說。

除了被大量用於投機以及犯罪的風險隱患外,姚前論證了比特幣因其自身內在缺陷,「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難以成為真正貨幣。姚前表示,觀點僅代表個人的學術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意見。

2017年國際電聯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ITU-T FG-DFC)第一次法定數字貨幣標準化研討會暨第一次焦點組工作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與國際電信聯盟(ITU)共同主辦,並得到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及美國數字法定貨幣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比特幣無價值錨定

姚前回顧貨幣的發展歷史指出,各種貨幣形態均有價值錨定,而比特幣的無價值錨定必然決定其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

姚前指出,商品貨幣金屬貨幣的價值錨定來源於物品本身的內在價值,金本位制度下各國法定貨幣以黃金為價值錨定,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各國法定貨幣雖不再與黃金掛鉤,但卻是以主權信用為價值擔保。

貨幣發展到了法定數字貨幣這一形式,價值錨定將繼續得到傳承。反觀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貨幣,他們的價值來源目前來看是投機因素居多,比特幣的無價值錨定必然決定其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

另一方面,姚前強調,法定數字貨幣具有信用創造功能,本質上是發行主體信用的證券化,具有金融屬性,貨幣創造過程就是一種信用創造過程,因此法定數字貨幣對經濟有實質作用。

他指出,無論是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學派、理性預期學派及「金融加速器理論」都從不同角度分別論證了各種情況下信用貨幣非中性的微觀機理和宏觀表現,支持了貨幣在經濟中的關鍵作用。

以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為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主動創設多種流動性支持工具,將援助對象由傳統商業銀行擴展到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企業,迅速阻止了危機的進一步傳染和惡化。「這正是當前美國經濟能夠快速復甦的關鍵金融因素。」姚前稱。

姚前指出,貨幣的信用創造功能對於現代經濟至關重要,尤其是金融危機時刻的流動性救助,對於防止危機傳染,助推經濟快速復甦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他看來,從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場到中心化機構的出現是市場自然而然演化的結果,而像比特幣這樣按照演算法設計,每四年產生數量減半,最高上限為2100萬個,其實是貨幣進化的「開倒車」。

姚前稱,這等於重新披上了商品貨幣和金屬貨幣的面紗,對經濟沒有實質意義,僅起到克服物物交換困難的便利交易作用,在現代日益發展的信用經濟環境下,若以比特幣為貨幣,無疑是場災難。


機械僵化脫離社會經濟發展實際

近幾十年來,加密貨幣理論創新與實踐進展迅速。2008年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發表《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提出了一種去中心化的、完全通過點對點技術實現的電子現金系統。

姚前指出,實際上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融合了當時各種加密技術的最新進展。不過他認為,比特幣的POW共識機制,這種規則與交易手續費捆綁在一起,機械僵化,煞有介事,根本上脫離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無法適應現代宏觀經濟調節的需求。

他認為,未來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的演算法規則,理應是一套能在保持幣制穩定的前提下,讓貨幣供給充分適應宏觀經濟多變數環境變化的智能規則,以目前的技術水平看,有可能是一套精緻的基於機器學習演算法的人工智慧模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Coach集團改名了:多品牌戰略決心堅定
沃爾瑪和京東一起開實體店 不過他們的野心不止這個
中通韻達宣布漲價,5大快遞公司市值上漲117.6億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