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揭秘古代接生手段:竟靠鞭打加速女人分娩

揭秘古代接生手段:竟靠鞭打加速女人分娩

產婦有時會被鞭打或看其他人被鞭打來引產。根據德國的一個傳說,一位晚產的皇后被抬到一間屋子看20個人被鞭打,其中兩人被打死。皇后被所見事物驚嚇而順利生產。

在生產過程中常常會生一堆火,而由於房間里人數很多,產間里溫度會再升高些。高溫被認為是對產婦和新生兒有益的。還得燒熱水進行清洗工作。貴族或富裕的家庭里的產婦有精心準備的產房。地板要清掃過,床上鋪有最好的床罩,房中的一切都準備得當。

中世紀的婦女一直都用坐姿或下蹲的姿勢分娩。如果健康情況允許的話,產婦會採用有助於利用重力的姿勢,她通常會揪住懸在房椽上的一條繩子或被單來支撐自己的精神。

公元15世紀時,使用生產凳來使產婦在生育過程中保持身體豎直向上的古法出現於義大利,並且這一方法很快在整個歐洲流傳。當沒辦法弄到這種特殊形狀的馬凳時,人們有時會將產婦放置於兩張並排的椅子上,讓她的身體在二者中間保持平衡。當然此法只適用於那些大腿肌肉很發達的婦女來嘗試,身體狀況較弱的產婦則有時會採用坐在另一名婦女的大腿上然後藉助她的腿來生孩子的方式,這在正統社會是很流行的。產婆通常會按摩產婦的腹部來減緩疼痛和加快分娩進程。

迷信依然很盛行,怎樣使婦女自然分娩或引產時更容易些的方法不計其數。產婦有時會被鞭打或看其他人被鞭打來引產。根據德國的一個傳說,一位晚產的皇后被抬到一間屋子看20個人被鞭打,其中兩人被打死。皇后被所見事物驚嚇而順利生產。

接生護士會排除產婦周圍任何可能會幹涉妨礙生產的因素。一切環狀物、花邊、編織物、扣子和鉤環等都得被拿走。門窗都開著,瓶子要拔去瓶塞,有時馬匹也要被放開。在產婦面前盤腿則被認為一定會導致難產。如果分娩過程持續了20次子宮收縮以上,家庭其他成員甚至會向空中放火箭,這樣做是讓子宮放開的意思。

為了減緩生產過程中的疼痛,可在產婦腹部放一塊暖和的布。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有效方法。酒精、鴉片和印度麻會常用於其他醫學問題中的緩痛,但很少用於分娩中的婦女。陣痛被認為是生產中必然發生的,是上帝給所有女人自夏娃時代就必須承受的懲罰。當時,任何對陣痛的緩解都被認為是對上帝的反對——他要聽到女人懺悔的叫聲來得到懲罰的滿足。

在分娩時,遭受分娩巨大痛苦的產婦會試著從周圍助產的人中藉助力量。那些好心的助產者會給其提供各種鼓勵支持來盡量使分娩容易些。有些石頭常作為護身符使用,玉被認為對順利分娩十分有幫助。希爾德加德建議產婦應在懷孕期間及臨盆時都攜帶玉石一塊,這可以驅邪,而生孩子被看做是不可缺乏神力相助之事。

儘管中世紀特別在城鎮地區的接生婆們也總是隨身攜帶鐵鉤,但大多數這類外科手術還是由外科醫生執行。在用鐵鉤之前,她們得在其他的接生者的幫助下一起確定胎兒已死在產婦腹中,然後才能肢解死胎。對於一位已經飽受數小時折磨的母親來說,看到她的接生婆拿起尖鉤無疑更讓她悲痛。

當母親把孩子生出陰道時可能會出現陰裂現象(陰道與肛門之間裂開)。特羅圖拉的《中世紀婦女健康指南》中對怎麼修治陰裂有詳細介紹,此書是最早用白話文寫就的醫學治療書籍。助產婆先用酒和黃油清洗患處,「再用雙層銀線在傷口處縫三或四針。接下來在此處即外陰部根據傷面大小包紮一塊亞麻布。再把熱瀝青敷於布上,這樣做可有助於子宮收縮,並由於瀝青難聞的味道而固定。最後傷口在聚合草、小菊花及肉桂皮的藥力作用下癒合起來」。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瑞士閹豬人賈克布·納福爾的,他妻子於公元1500年難產。他請來當地13位產婆和兩位醫生,但他們都沒能幫上忙。絕望中,他親自為妻子進行了剖腹產手術,結果母嬰都存活下來了。後來妻子又為他生了幾個孩子。

也許還有更早幾個世紀的未被記載的成功例子,但它們肯定數量很少且時間相隔甚遠。做這種手術必須切過產婦腹部和連接主肌肉和脂肪間的部分,然後把刀片抬起平切,這樣就可切開子宮壁。剖腹產術通常只是在已經死去的產婦身上施行。這種手術的重創對於未經麻醉的產婦來說無疑超出其承受範圍,即便她能挺過手術,也很可能死於傳染病或大出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揭秘古代女人是怎樣洗澡的呢?有什麼講究

隨著我們對歷史不斷深入研究,也發現了諸多的奇聞軼事。其中包括了古代女人一生只洗三次澡,這對我們來說太不可思議,那麼這是真的嗎?那麼古代女人是怎樣洗澡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在隋朝建立以後,盤踞著蒙古大草原的突厥大可汗派遣使臣攜帶厚禮,進入長安向隋文帝楊堅請求和親。隋文帝為了穩定北方的局勢,也確實考慮仿效漢朝和親之策將女兒嫁給大可汗。但最後在女兒的苦苦哀求和皇后的極力阻止之下,隋文帝長嘆一聲說「朕怎麼忍心將你嫁到一輩子只洗三次澡的地方」。那麼在古代的少數游牧民族真的一輩子只洗三次澡嗎?

一、普通的游牧部眾確實一輩子只洗三次澡

中國古代的蒙古大草原雖然各種少數民族走馬燈般的變化統治權,如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等,但這些少數民族都一直處於游牧狀態。各個游牧部落為了尋找合適自己的草原,每天都在不停的移動自己的帳篷。在廣袤的蒙古草原上尋找肥沃的草原,這種狀態下不可能隨時攜帶有充足的水源。就算髮現了水源,也沒有機會和時間洗澡。就算髒了需要洗澡,也只能隨手用水擦擦,根本沒有中原地區的洗浴用品,更沒有中原地區那樣舒適的洗浴設備。因此對於集體生活的游牧民族來說,水是十分珍貴的。

在少數民族的普通部眾也處於被統治的狀態,也要做一些貴族需要做的事,平時完全沒有時間燒水洗澡。所以對於一般的游牧部眾來說,確實是一輩子只洗三次澡。不過游牧民族洗澡沒有中原民族那麼隨便,在新生兒降生以後,孩子的父親會懷抱孩子為其洗澡,代表著乾乾淨淨的開始。由於當時的衛生條件有限,嬰兒的死亡率非常高,孩子的父親為舉行一場儀式,乞求上天保佑這個孩子。結婚的時候,新娘和新郎都會洗一次澡,男子代表著自己成人,女子代表著自己新的生活。在老人去世以後,家人也會為老人洗一次澡,代表著老人乾乾淨淨的一生。換句話講當時的北伐游牧民族的確一輩子只洗三次澡。

二、游牧貴族階層也是經常洗澡,完全不受三次的限制

早期的游牧民族中的貴族階層確是和普通部眾一樣,一輩子只洗三次澡,但隨著漢化程度的越來越深,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早在西漢時期,南匈奴單于向漢朝皇帝請求和親,最後漢元帝將宮女王昭君嫁給了南匈奴單于。平白得了這個美人的南匈奴大單于欣喜若狂,在講王昭君娶回匈奴以後,每隔五天就會讓屬下準備開水等物讓王昭君沐浴,而自己還是沒有洗澡的習慣。

隨著漢化程度的越來越深,北方游牧貴族也逐漸開始洗澡。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的契丹族建立了大遼國,國中體制完全是仿照唐朝而設立,有一種說法說是遼國繼承了大唐帝國的風俗文化。洗澡這樣的小事自然更加普及,在遼國的上京中城市的構造已經和中原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出現了專門的集體浴室(這樣的浴室僅僅接待貴族和官員,普通人仍然不行)。到了明清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已經見過了南方的世面,在貴族的營帳了都會配備一個洗澡的大木桶。明朝建立的初期,派遣大軍出師北伐,元朝皇帝在驚慌逃跑之時,仍不忘帶走他那楠木鑲玉的特製浴桶。

中國古代非常注重自我清潔,甚至有號召春天洗浴祛病的上巳節。到了西周時期,沐浴禮儀逐漸形成定製。由於沐浴已經深入到社會方方面面,人們對沐浴有了深層次的理解,不僅僅把沐浴單純地看做潔身凈體,潤膚養身;而視為隆重禮儀。先秦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凈身,這已是個定法,表示內心潔凈虔誠,稱之戒,亦稱齋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中醫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孕婦慎用維生素A
這是藥物性肝損害嗎?
正確面對焦慮,才能克敵制勝
香糯白果治喘嗽
樂家軼事(四)一張珍貴老照片(1)

TAG:家庭中醫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