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變健康殺手!加濕器有哪些使用誤區?
【PConline雜談】國慶過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還是逐漸轉涼,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開始下起小雪,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冬天來了。大家都知道,冬天空氣乾燥,經常會讓人覺得口乾舌燥,加上冷氣流,會讓人的皮膚乾裂。隨著加濕器的普及,不少人開始使用加濕器來改善室內空氣濕度。然而不少用戶在使用加濕器過程中存在一些誤區,合理正確使用加濕器,才能更好發揮其功效。
誤區1:往加濕器里加醋
不知從何時起,坊間傳聞說往加濕器里加醋能預防感冒,可能是道聽途說吧。實際上往加濕器里加醋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雖然醋確實有殺菌的作用,但傳統的方法是將其加熱後揮發出來才能達到殺菌效果,一般食用醋的醋酸濃度低,直接稀釋到空氣中不僅起不到殺菌作用,反而會刺激咽部黏膜,造成呼吸道不適癥狀,長期在密閉的環境下甚至還會出現噁心、四肢發麻的癥狀。
誤區2:往水箱中加入自來水
可能是覺得方便,不少人喜歡直接將自來水灌入水箱中,一開始用起來可能沒什麼感覺,時間長了就會慢慢感到不適。因為自來水水質過硬,含有多種礦物質,鈣鎂離子含量高,長期使用容易形成水垢和沉澱物,不僅會對加濕器造成損壞,其中的鈣鎂離子還可能產生白色粉末污染空氣。另外,自來水中的水鹼對人的壽命也有影響,應該往水箱中加入蒸餾水或者純凈水。
誤區3:長時間使用加濕器
冬天大家通常是門窗緊縮,而冬季最適宜的空氣濕度是40%-60%,過於乾燥會造成咽干、口燥等,過於潮濕則會引發肺炎等疾病。長時間使用加濕器會導致室內空氣濕度過高,就會促進人體大量分泌松果激素量,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導致大家無精打采想睡覺的現象。建議大家在使用加濕器時,最好兩三個小時更換一次室內的空氣防止室內空氣過濕。
誤區4:加濕器不定時清潔
對於這種輔助空氣的產品,定期清潔是非常重要的。加濕器如果得不到定期清理,潮濕的空氣下,加濕器附近會滋生黴菌等微生物,一旦累積成量,暗藏在內的黴菌等微生物會隨著噴出的水霧進入室內。對於抵抗力較弱的人來說,很容易就引發肺部、呼吸道等疾病。醋酸有殺菌的功效,加濕器在清潔時可以使用軟毛刷蘸白醋擦拭後再清洗,最好每天換一次水,一到兩周清洗一次。
誤區5:加濕器隨意擺放
一般大家習慣於將加濕器直接放在地上,事實上,為了讓濕氣更好地流通,最好把加濕器放在1米左右高的桌子上,這樣噴出的濕氣才能更好的被利用。另外,將加濕器放在電器旁,可能會出現出現高壓打火的現象,加濕器噴出的濕氣散落的「射程」在1米左右,因此,最好與家電、傢具等保持1米以外的距離。
誤區6:添加精油
精油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放鬆壓力及提高睡眠質量的液體,市面上也出現許多例如玫瑰型、薰衣草型、茶香型等不同氣味、不同功效的精油,有人就想著配合加濕器散發到空氣中提神。然而精油、花露水等具有揮發性的產品,一般都是外服刺激皮膚達到提神的效果,其中的化學成分如果進入呼吸道會產生刺激,甚至引發哮喘等呼吸疾病。
誤區7:關節炎、糖尿病患者使用加濕器
對於一般家中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多多少少都會染上一些大病小病,如果家中有關節炎、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使用加濕器。因為潮濕的空氣會加重關節炎、糖尿病的病情,所以一般不建議這類病人使用。如果這類病人需要使用加濕器去降低一些呼吸道併發症的發生,應與專科醫生商量溝通確定合適的濕度,以穩定原發病的病情。
生活中的加濕小秘訣:
1.多養一些綠色植物,如吊蘭、蘆薈、虎尾蘭等,這些綠色植物都是純天然的加濕器,同樣不要貪多,一般家庭一兩盆就可以了。
2.像那些患有關節炎、糖尿病的患者,也可以每天在家中暖氣片下放一盆清水,或者經常拖地保持房間濕度,如果覺得拖地太麻煩的朋友,現在掃地機器人也非常流行了,可以買一款合適的掃地機器人來代替人工勞動。
3.將濕毛巾、濕衣服掛在室內,緩解空氣乾燥。
4.多燒開水,利用水蒸氣蒸發到空氣中加濕,冬天多喝開水對身體新陳代謝也有好處。
結語:
冬季乾燥的空氣,做好保濕工作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正確的使用加濕器能為我們營造更舒適地生活環節,能夠讓我們愉快地度過冬季。當然,加濕器雖然能夠有效地保證空氣的濕度,但畢竟只是輔助產品,大家平時也應該多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應對一些極端突發的惡劣天氣環境,只有身體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