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的小人物
影史100佳青春電影
《孔雀》
(2005,中國)
編劇:李檣
導演:顧長衛
主演:張靜初、馮瓅、呂聿來
故事:
這是一個發生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的故事。
姐姐高衛紅性格倔強,不滿於庸碌的生活,以至於經常搞砸工作,一天,她發現了傘兵跳傘,忽然被吸引,心裡泛起了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於是她打算參軍,結果她喜歡的軍官被更有手段的胖妹捷足先登,失落之下她自暴自棄,甚至有心機地去接近一位孤獨的老人,最終被老人家人唾罵,心灰意懶的姐姐於是嫁給了一個司機,多年之後,再見曾經喜歡的軍人,淚流滿面。
哥哥高衛國則是個看起來憨厚被認為是傻子的人,也是因為傻,所以備受家人保護,他喜歡上了一個漂亮的女工,卻沒等來愛情,他不喜歡金枝,卻最終結婚,然而在外表的傻之下,他有著一顆明白的心。
弟弟高衛強則是內向懦弱的一個人,因為哥哥送傘導致了一連串的衝突,使得他在學校無法立足,以致離家出走,多年之後他回到家鄉,已經成了一個吃軟飯的人……
三人的故事互相交纏,折射出了那個時代的殘酷青春。
影評:
《孔雀》說的是人的無可奈何和尊嚴的消失。這種事在成人世界屢見不鮮,放在了青春時代,便愈顯出殘酷來。
青春總是自我的:對內心的安撫,對外部的嘲笑。青春免不了挫折,這挫折往往是源於期待的反差,或者一記重拳,然而《孔雀》里卻不是,《孔雀》里的青春是被社會與現實逼迫著走入死角。
這是顧長衛的導演處女作,他用了哥哥、姐姐與弟弟三人,訴說了一段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青春故事。
姐姐是電影里最重要的一個人物,她嚮往自由,想逃出小鎮,在飛行員的夢裡綻放出光彩,這本來是青春片的標配,然而當飛行之夢破滅後,她便一步步地被逼至角落。小樹林里脫的不是褲子,而是自尊;嫁人嫁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存。於是許多年後她再見理想(軍人)時,想起自己的生活,不由得淚流滿面……我們被生存逼迫著,早已遺忘了曾經的年少。
弟弟則更具代表性,因為一次送傘的意外,他成了被嘲笑的那個人,他努力掙扎,卻被社會(學校)排斥,於是逃離社會,多年以後等到他回到這個家,自己也逐漸墮落成那個不要自尊的人。當初逃離的勇氣,早被磨平了。
這是一群歷史關隘的犧牲者。
顧長衛很有意地把這群人分為三種:正常的卻自我放棄的姐姐、傻子似的卻最終成功的哥哥、最有自尊卻最終喪失了所有自尊的弟弟。這裡說的,已經不再是年輕人。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大致是說弟弟被學校拋棄後打算毒死哥哥,這時候姐姐過來了,她一聲不響地把那杯裝有老鼠藥的水倒掉了,但是,最終他們還是接受了母親的「懲罰」。這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威嚇,而姐弟三人所面臨的,也正是社會這樣一個群體的心理壓制。
於是姐姐「瘋」了,弟弟「殘」了,倒是一直以傻子自居、不在乎尊嚴的哥哥獲得了成功,這何嘗不是一種社會的悲哀?
能從姐弟三人的命運看出整個社會的問題,這才是顧長衛的高明之處,說起來,所謂成長,不就是一路跌倒一路妥協嗎?即便你今天肆無忌憚地騎著單車拉著降落傘迎風起舞,最終面對的,不還是那「精神病」嫌疑的歸宿與羞辱嗎?
可以說,顧長衛是悲觀的,可是這悲觀之中又隱含著無可奈何的剋制,這一步步戳破理想的過程,冷靜到讓人髮指。
電影的結尾是三家人去看孔雀,他們都沒有等到開屏,牢騷滿腹地走掉了,顧長衛或許在說時代問題:他們沒有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他們對於孔雀沒開屏的解釋頗有意思,他們是來看孔雀的,然而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借口來迴避自己的「失敗」,那殘酷的青春在許多年後,早已被各種借口所填補、所修正,我們覺得青春曼妙,大約也應如是吧。


※獨自綻放的青春
※曾經也年輕憤怒過
※「賴皮三部曲」的完結篇
※夢碎在花季里
※喬任梁,離開365天,我們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TAG:青年電影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