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是覺】面對工作及生活,經常有心有餘力不足的感覺,請問如何讓自己的身心更有力量?

【如是覺】面對工作及生活,經常有心有餘力不足的感覺,請問如何讓自己的身心更有力量?


編輯說明


現在社會信息複雜,價值觀模糊,很多當代問題找不到確切的回答,經常道聽途說,所以上海大覺文化傳播特別推出「如是覺」專欄,針對微友們所提的問題答疑解惑,並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語錄來領航重啟人生模式。




Q


面對工作及生活,經常有心有餘力不足的感覺,請問如何讓自己的身心更有力量?


您好!每一個人每天在動蕩的身心裡生活,有時候幾乎忘失了自己。天天忙碌,卻不知道為什麼忙?天天來去,卻不明白為什麼來,要去哪裡?甚至自己做什麼都糊塗了。因此經常會感到「心有餘,力不足」,或者這個身體還有力量,心裡已經沒有氣力了。




佛經里告訴我們,有四種「力量」是必須具備的。首先要有「勝解」的力量,勝解就是「了解」問題,對問題要有「透徹」而「殊勝」的了解。所謂「知難行易」,能夠真正「了解」問題以後,要實「行」就不為難,因此「勝解」就是力量。




其次要有「歡喜」的力量。歡喜就是一種「樂觀」的性格,讀書,要「歡歡喜喜」的讀書;工作,要「歡歡喜喜」的工作;服務,要「歡歡喜喜」的服務:布施,要「歡歡喜喜」的布施。因為「歡喜」才有力量,如果凡事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就不會有「力量」了。



再者要有「休息」的力量。俗語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有時候擔子挑久了,「休息」一下,就能恢復體力;打球,下場「休息」一下,就會有「力量」繼續衝刺。




最後就是要有「靜觀」的力量。靜觀就是禪定的功夫,有了禪定,我們的心就不會輕易被「境界」所轉;我們的心「不隨境轉」,就能「轉境」,心能轉境,就有力量。




其實,煩惱痛苦、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現象。只是,有了信仰,有了修行以後,身心的力量加強了,可以無懼於生老病死之苦,如證果的阿羅漢,一日一食,樹下一宿,山林水邊,逍遙自在。




這是因為有了修行以後,身心的抵抗力增強,對於外在物質的缺乏、災難苦惱等都能夠忍受;若毫無修行,則心力脆弱,當煩惱生起,無法自抑,因此大發脾氣,與人爭執,非但煩惱不能消除,反而舊恨未去,又添新愁。若欲凈化這些習氣,惟有修行才是最根本的辦法。


如是解






如何讓身心平衡發展?讓身心能統一運用?靜坐可以幫助我們精神統一、意志集中,感覺到有一股自在的覺受,一種平衡身心的力量。




——摘錄自

《星雲法語3》身心的安住·廣學·心的管理·靜坐的功效


本專欄為微友開放提問通道


有任何問題請記得在留言板留言


我們會有專人為您陸續解答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無理寸步難行 星雲大師:理路清楚很重要
2018忠義傳家|充滿祝福的書香禮盒是年節饋贈親友的最佳選擇
【如是覺】佛教有各種修持的方法,有些人很喜歡「抄經」,請問抄經有什麼功用呢?
把握生命 星雲大師說明今日的可貴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