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露重,「秋凍」要注意哪些?
小編說
國慶節過後,氣溫下降非常快,然而,由於日光下依然溫暖舒適,加之民間有
「春捂秋凍
」的說法,很多人並不重視保暖,一些免疫力較差的人群和兒童因此患上呼吸道疾病。專家表示,想要發揮
「秋凍
」的養生效果,一定要避開多個常見誤區。
一
什麼是秋凍
「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二
為什麼要「秋凍」
那是因為白露時節天氣明顯變涼,晝夜溫差很大,人的毛孔需要閉合起來以防著涼,如果過早就把厚的衣服穿上,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開放,那突然的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來傷人。
所以,在秋季人就需要適當的凍一凍。
但「秋凍」也是有講究的,不能隨便凍。比如當氣溫下降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頭部,腳部和腹部。因為「寒從腳起,熱從頭散」,如果雙腳受涼就易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
「秋凍」,不意味著要挨凍
從中醫角度講,「秋凍」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秋不忙添衣」。初秋,暑熱未盡,涼風時至,當天氣突然變冷時,適當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否則不但不能預防疾病,反而會招災惹病。
「適當增衣」以讓自己略感涼而不寒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嚴嚴實實。另外,晚秋天氣較涼,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嚴,避免過多出汗,使陽氣外泄,但也不能凍得打寒戰,這樣不但不能增強抵抗力,反而會被凍出病來。
「秋凍」的第二層含義是「拖延添衣時間」。晚秋可以適當拖延增加衣服的時間,適當地接受寒冷的刺激,但要以自己能夠接受為限度。
內容綜合於網路


※【趣聞】usb的圖標設計成這個樣子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科學闢謠】未標「 GB18186 」代碼醬油致癌?國家衛計委回應:假的!
※六個小動作保護好您的「生命線」!
※科普帖:手機號為什麼是11位?
※「多事」之秋,秋季常見病分分鐘解決!趕緊收藏備用!
TAG:天津科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