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麵包豐盛的時代,最飢餓的往往是精神
文/不二
這幾天,有個新聞,說是河北曲周縣的新娘李曉利不問男方要彩禮而走紅網路。
她不要男方一分錢彩禮,有網友稱讚此事是彩禮亂象中的一股清流,亦有評論稱,李曉利敢於挑戰世俗,打破傳統的「枷鎖」。
一般家庭父母的觀念認為,彩禮要得多,女兒就顯得尊貴,但李曉利卻覺得丈夫家庭條件有限,彩禮會給男方家裡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所以她決定不要彩禮。
李曉利坦言,最初她的母親無法接受,但經過耐心溝通,最後接受。我媽覺得他為人踏實本分,心眼好。畢竟兩個人要結婚,人品比彩禮重要。
結婚要彩禮,本身就是一種陋習,且這種陋習在農村非常常見。有一些地方,要的彩禮錢必須按重量稱,還有用1.0001萬元現金,討一個萬里挑一的說法……
彩禮本身就是一種對女性的物化,將人當作商品作價出售。
兩個人自願結合組成家庭,沒有誰比誰更吃虧,誰比誰更佔便宜,完全是平等互利。既然是平等互利,為什麼男方必須要付錢給女方?
當然,有些女性會說,我幫男方家生孩子。
那麼孩子難道就不是你的,不喊你媽媽?
退一萬步來說,在過去女方嫁入男方家以後,都是跟著男方一大家子人一起過。要孝敬男方的長輩,為他們洗衣做飯包攬家務,要三從四德逆來順受,伺候好一家老小。這種婚姻對於女性來說確實有失平等,所以男方付出彩禮錢也不為過。
那麼如今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兩個人結婚以後基本上都是搬出男方原生家庭獨立生活,女性不再像過去一樣處於婚姻中付出更多的一方。那麼還有什麼理由讓男方付錢給女方?
前面說的過去的女性和如今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狀態和彩禮錢的關係只是打個對比,實際上任何情況下物化女性都是對女性的極大不尊重甚至是侮辱。有些女性自己對彩禮錢的重視,等於是自取其辱。
說實話,彩禮本身就增加了女方對於男方的依附關係,在女性崛起的時代,女性能養活自己,不需要甚至反感這層依附關係,彩禮就變成了對女方的束縛,農村嫁女彩禮風氣很嚴重,對於本身物質條件優越的城市年輕女性,她們還是更願意嫁給愛情,盡量減少男方彩禮費用,減少這種對男方的依附關係。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要挑戰這種陋習確實需要勇氣,這個女孩子很了不起。給她點個贊。
人生是一場不停輾轉的旅程,家是最好的停靠。在風風雨雨的歲月里,最難得的,是始終守望相助。在這個麵包豐盛的時代,拋去一切浮誇的慾望,最飢餓的往往是精神。
好奇 故事 電影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與你


※當父母反對你的婚姻,該怎麼破局
※一個中年大叔的美食之路
※一封陌生女人的電子郵件
※滾蛋吧!臭男人
※很多男人一直到端起保溫杯,也未必能有一次不花錢的艷遇
TAG:王不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