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最為厲害的狙擊手

歷史上最為厲害的狙擊手

西摩·海耶可能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狙擊手,但是許多人對他並不是很熟悉。除了他的祖國芬蘭以外,幾乎沒什麼人了解他,他在戰爭中運用的許多技巧連美國狙擊學校都聞所未聞。

1939~1940年蘇聯入侵芬蘭時,他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裡沒有光學瞄具,沒有大威力彈藥,僅憑自己的感覺和簡單的機械瞄具就狙殺了505名俄國士兵,被俄軍士兵稱為「白色死神」。 當時,具備充分軍事與雪地活動經驗的芬蘭狙擊手雖然沒有重裝備,不過大部分都手持以莫辛-納甘步槍為基礎而改造的芬蘭版狙擊步槍,例如M24、M27以及M28步槍,這些槍的準確度較莫辛-納甘步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身穿的全白色偽裝外罩與地形地物完全融合。

芬蘭東南國境的柯拉戰役是西摩揚名立功的最佳舞台,他就是在此役創下確認一共505人的有效狙殺紀錄,蘇聯軍隊的官兵都是在茫然不知的情形上,由於當時的蘇聯紅軍士兵身穿棕褐色制服,這樣,在白色的雪地中辛苦跋涉的他們成了西蒙·海耶最明顯的目標。正是由於西蒙·海耶給蘇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蘇軍士兵都驚恐地稱他為"白色死神"。與一般狙擊手不同的是,西摩並不使用瞄準鏡,他只用槍身上的照門與誰是進行瞄準。不使用瞄準鏡有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從不擔心自己會被光線出賣,因為瞄準鏡是一把「雙刀劍」,固然可以增大擊殺機率,同時也會被太陽或者較大的光源照在物鏡上反射出自身的位置。 但是,西摩並不總是那麼幸運,港台電影中經常有一句經典的台詞:「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再貼切不過了。1940年3月6日,西摩在一場近距離的突擊戰中被一枚達姆彈擊碎他的右下顎骨,然後從左邊飛了出去。如此嚴重的傷勢使西摩一直昏迷到3月13日才逐漸清醒,這剛好是柯拉戰役結束的那天。

可以說這是一個奇蹟,後來進行面部再造手術 右邊的臉近乎變形。西蒙·海耶於2002年去世,享年97歲,他也是世界著名狙擊手中活得歲數最大的人。

馬蒂亞斯·海岑諾爾

作為德國國防軍在二戰中狙擊手射殺記錄第一名的馬蒂亞斯·海岑諾爾,他的記錄為345次獵殺。他曾經表示,衡量一個狙擊手的成功之處不在於他射殺了多少人,而在於他能對敵人造成如何的影響。

馬蒂亞斯·海岑諾爾握著手中配有6倍瞄準具的K98狙擊槍,等待著美軍下一次的衝鋒。他此刻距離被狙擊者有1500米之遠,而手中的瞄準具只能提供到1000米的精確度。他對面的美軍開始發動進攻了,士兵在前衝鋒,而指揮官也在隊伍中隨著士兵一起衝鋒。當第一個士兵到達1000米距離的時候,他們的指揮官還在狙擊範圍之外。馬蒂亞斯還在繼續等待時機,1000米、950米、900米、850米,當美軍的指揮官距離自己大約800米的時候,馬蒂亞斯重新穩定了一下手中的槍,同時看了看掩體外幾乎靜止的布條,在確定了風向和風力可能對子彈產生的影響後,他準備開槍了。馬蒂亞斯扣動扳機,子彈應聲而出,擊中了美軍指揮官的頭部。美軍士兵見指揮官倒地不起,立刻卧倒,謹慎地觀察周圍的動靜,這次進攻被迫無功而返。

這天的天氣不錯,能見度很高。一天以前,諾曼底還是陰雲密布,英吉利海峽風暴橫行,而盟軍氣象部門預料到6月6日會有十幾個小時的短暫晴好天氣。好天氣不僅是進攻的最佳時機,也是狙擊手最喜歡的戰鬥條件。

美軍不甘心兩次進攻的失敗,又發起了第三次進攻。這次對方的軍官還在1000米的時候,馬蒂亞斯就將手放在了扳機上。依靠良好的能見度,他打算在進攻的盟軍認為安全的1000米範圍外開槍狙擊。這次狙擊竟然成功地擊中了目標,而且那個人仍然是一個指揮官。在戰後馬蒂亞斯回憶這次狙擊時,他曾經說:「一個站立在1100米外的士兵。在這個距離上幾乎是不可能擊中目標的。但是我想讓對方知道他在這個距離上也並不是安全的,同時也想向我們的軍官顯示一下自己的技術。」

這一天,美軍一共進攻了8次,而每一次都因為被馬蒂亞斯狙擊射殺了指揮官而終止。最終,這一天里美軍沒有再發起進攻。馬蒂亞斯以手中的狙擊槍擊退對方8次進攻,從而堅守住了一個陣地,這就是作為一個狙擊手最大的榮譽。

蘇聯英雄柳德米拉?M?帕夫里琴科年輕時曾是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她那天真純潔而又充滿活力的大眼睛中透露出世人少有的堅毅。誰都很難想像,正是這樣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竟然是一名出色的狙擊手——在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中一共擊斃了309名德軍,創造了巾幗不讓鬚眉的狙擊神話。她也是在射殺人數超過300人的25名著名狙擊手中的惟一一名女性。1942年,她不幸被德軍炮彈炸傷,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得知這一消息後,安排她乘潛艇離開戰場。後來,在上級的安排下,帕夫里琴科再也沒有參加過戰鬥,但她一直渴望再次舉起她的狙擊步槍。

如果只以官方數字來作比較的話,卡羅斯比起其他的狙擊手而言,顯的一點都不偉大,甚至還有些渺小;但顯然事實並非如此,原因就出在官方認定的標準非常嚴格--在廣大正面的戰場上,一個狙擊手搭配一個觀測手;再依照官方要求,以第三方公證人來確認狙擊結果。但在越南戰場上,第三方的公證人往往不存在,在無法確認的狀態下,其實卡羅斯的擊斃總數早已突破三百人,而部隊中相信他擊斃總數超過四百人者,更是大有人在。

卡羅斯生平最漂亮的一記就是准準的從敵人的瞄準鏡里打穿然後子彈繼續向前飛,再鑽進敵人的眼窩之後讓敵人爆頭而亡。

那一次卡羅斯跟他的觀測員約翰·柏克(John Burke)在55高地火力基地周遭的叢林里追蹤北越的狙擊手,這傢伙已經造成好幾個美國家庭的哀傷了,而且很有可能擺明就是沖著卡羅斯來的。卡羅斯與約翰躡手躡腳地在叢林走著,突然,或者說是卡羅斯運氣好,眼前有一道閃光亮了一下,二話不說卡羅斯對著閃光位置就是一槍,而這一槍准准地對著對方的瞄準鏡,子彈就這麼狠狠的鑽了進去為其他人報了仇;剛剛的閃光就是從這個狙擊手的瞄準鏡上反射出來的。

卡羅斯事後看了現場後還原並總結了事情的經過,很有可能是因為他與對手都已經進入歸零射擊的狀態,只是剛好卡羅斯領先一兩秒開火,不然理論上很有可能兩邊互相開火一起陣亡。

羅伯·費隆生於加拿大紐芬蘭羅德島佛格島,他作為加拿大陸軍"帕特里西婭公主步兵團"第三輕型步兵營的五人狙擊小組的普通士兵參加阿富汗戰爭

他在2002年代號為"水蟒"的行動中曾創下世界遠程狙擊記錄。2002年在參加"水蟒"行動期間,發現三名基地組織人員正在行進當中,羅伯·費隆使用當時配備的美國產的TAC-50反器材狙擊步槍向其發起攻擊,實際上,羅伯·費隆的第一發未擊中,但二發擊中目標的背包,第三發命中敵人軀幹。之後經測量,當時羅伯·費隆距離目標有2657.4碼(大約2430米)的距離,而TAC-50的有效射程僅為2000米。

《兵臨城下》中主角原形瓦西里,他出名是因為他擊斃了德國狙擊訓練學校的校長。相信每一位合格的狙擊手都會記得這個名字。400人的狙殺記錄,讓在伏爾加河肆虐的納粹份子聞風喪膽!冷靜,耐心,準確的擊殺,讓他成為納粹分子的死神。但遺憾的是瓦西里在擊斃400敵人後不幸踩中地雷,性命得保,但眼睛受傷,再也無法作狙擊手了――否則殲敵數不止400。而他手中那支改裝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也隨之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吱吱渣渣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在無人機領域已後來居上 可同美國並駕齊驅
沉默四年再次登台的「利劍」隱身無人機
美國軍隊與我解放軍曾經三次交戰均損失慘重
中國防空體系更上一層樓,紅旗17防空導彈服役

TAG:吱吱渣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