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藥王孫思邈長壽秘訣首次公開!每晚這個姿勢5分鐘,排出體內十年風寒濕毒!
孫思邈,唐代醫藥學家,被稱作「藥王」。孫思邈非常長壽,壽終102歲,在唐代皇帝一般只能活50左右的時代,長壽得讓人髮指。他的養生秘訣到底是什麼呢?
孫思邈在《千金方·雜病論》中說,膏肓穴無所不治。歷代醫家多認為,膏肓穴有補益虛損、養肺調心的作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病症;心氣不足、心火上擾所致的心煩、健忘、遺精等病症。
現在就趕緊跟著老師的視頻來學習怎麼發揮膏肓穴的強大作用吧~
點擊視頻查看老師解讀
膏肓穴
膏肓穴是人體膀胱經上的一個大穴,在後背肩胛骨旁。取穴時,坐位,雙手交叉緊抱雙肩,肘關節貼近胸前,將肩胛骨打開,從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開三寸處。
1
艾灸膏肓穴
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深層的風寒濕毒瘀血灸出來。
艾灸膏肓穴的療效很明顯,也會讓人很願意去做:艾灸三兩天肚子會咕咕響,氣很足;體質偏寒的,可能有排寒反應,比如肚子或腿發涼。還有的可能會發汗或嗝氣。
如果灸一個星期,一點動靜都沒用,說明身體很乾凈。
2
自我鍛煉
1
雙肩旋轉法
GIF/1K
兩手自然下垂,中指貼住大腿兩側的「風市穴」,以肩為軸,雙肩一起往前轉動10次,這就是在「開膏肓」;然後,仍舊以肩為軸,兩肩往後轉動10次,這就是在「合膏肓」。
這個動作可以把膏肓活動開,充分鬆開肩背部,長期練習,能有效解決肩背痛的問題;而反覆的前後拉伸又能使胸腔得到擴張,這也能有效防治心、肺疾病。
2
扇子開合法
GIF/1K
兩腳平行站立,兩膝微曲,腰直,胸平,兩手握拳,兩臂緩緩抬起到胸前與肩平,然後用力向後拉至極限,使肩胛骨盡量向脊柱靠攏,擠壓兩側膏肓穴,略停1至2秒鐘,再恢復原姿態。
後拉時深吸氣,回收時呼氣,動作在水平面緩慢進行,動作到位,使背後有酸脹、出汗的感覺。
這個動作可打開和擠壓膏肓,做完幾次後,人會感覺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顯減輕。
3
反拳捶脊法
「反拳捶脊」也是一個開膏肓的好方法。
具體的做法是:把手放在人體背部,反拳沿著脊柱敲打。這樣做可以把膏肓振開,又叫振髓法。久坐後可依此法經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緩解肩背痛,疏通血脈。
中醫認為,病入膏肓,人便無藥可救了。因此在平常,多開開膏肓,就能百病難侵啦!真是萬能的穴位,不告訴家人朋友就太可惜了!
歡迎關注6點談健康
專註傳播專業實用的健康知識
長按圖片,即可關注!


※堅持10個飲食習慣,讓你更長壽
※中醫對長壽的認識續
※農曆這3個吉月生人,男不缺錢財,女不缺美貌,更能長壽到百歲!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