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操縱一個人的心態?200個例證想探討這個問題
平面設計對人心理的暗示作用究竟有多大?
英國 Wellcome 醫藥集團認為,它們與你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關。Wellcome 與倫敦出版社 GraphicDesign& 共同舉辦了一個平面設計展,「設計能拯救你嗎」?(Can Graphic Design Save Your Life?)。
他們彙集了 200 多個近百年的設計案例,探索了平面設計的說服力,以及設計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癮症。
最具說服力的是設計在煙草業中扮演的角色了:設計曾一度增加了香煙的銷售量,反過來,如今的健康組織和法律機構又同樣使用設計的力量減少吸煙率。關於煙盒包裝的設計因此被放在了展覽最顯眼位置。
1940 年,工業設計之父 Raymond Loewy將原本紅綠色包裝的好彩香煙改成了紅白包裝。這種清爽的設計開始吸引女性,同時還減少了列印染色的成本。包裝兩面都印上了 logo 的做法,也讓好彩的記憶度更高了。這款包裝盒讓美國當時的香煙銷售額增加了 38%。
好彩香煙原版
經過 Raymond Loewy 改良設計後的好彩香煙。
另一方面,當吸煙的危害開始逐漸為人所知,在衛生組織的倡議下,不少國家的郵票開始颳起一陣反吸煙設計的設計風潮。
「假如你看到一封信上粘著一張反吸煙郵票,這是件很小的事,但這也是郵票的一種力量」,策展人之一 Lucienne Roberts 說,「這和巨大的廣告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煙盒是健康組織與煙草業利益撕扯最激烈的地方。
2009 年,美國國會禁止關於出現彩色的香煙廣告和商鋪展示後,Pentagram Design 為萬寶路香煙重新設計了包裝,使香煙和危險、死亡等負面辭彙做了關聯。
而 2012 年澳大利亞強制要求煙草公司使用「最醜陋的顏色」(潘通 448C)加統一的字體設計,讓該國的吸煙率達到近 20 年以來最快的降速。這種方式現在也被英國採納。
除了說服,平面設計常常被用於疾病預防和警示。從 17 世紀的倫敦大瘟疫到最近的埃博拉病毒,幾百年間,關於疾病的警示海報和標語向人們傳達出疾病的可怕感覺,引起公眾重視。
這些海報常用鮮亮的顏色、加粗的字體和看起來不太穩定的構圖營造緊張感。
但有時,它們會因為過度渴求效果而矯枉過正。
2008 年,蘇格蘭發過一個因為道德綁架而爭議巨大的器官捐贈廣告。廣告最先出現的是一個年輕女孩,隨後彈出一段文字:你能用你的器官挽救生命嗎?你有 20 秒時間來決定。
20 秒後,女孩的臉會慢慢褪色扭曲,這時另一段文字浮現:殺死吉爾,是或否?否,那就完成捐贈註冊。
這則廣告被批評為「誤導、冒犯、令人感到痛苦」,因為它在不捐贈器官和「謀殺」之間畫上了等號。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誇張的共情手段非常有效:當年,蘇格蘭有 10.8 萬人進行了器官捐贈登記,登記數量比其他地區多了 30%。
一套優秀的平面設計對大型製藥公司的發展也有重要作用。
一般來說,它們並不是為了好看而存在,而是傳遞給消費者一種值得信賴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製藥公司們需要強烈的視覺標識,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認出自己的品牌。
比如,談到拜耳,往往就得談到它們的阿司匹林藥片——每一粒圓形藥片都印上了拜耳的 logo。
瑞士製藥公司 Geigy 在 1950 年代,也請來著名設計師設計了一套頗為現代化的包裝。
最經典的是抗抑鬱藥物 Pertofran 的包裝。盒體是一個由中間撕開包裝的白色長方體,上面印著一個鏈球。
撕開包裝時,鏈球的鏈條會被扯斷。這種設計暗示藥效能快速解決抑鬱狀態。
題圖來自:wired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醜陋的「老爸鞋」流行時尚圈,它們是對無聊極簡跑鞋的反抗
※在畫中 展現內心的瘋狂
※亞馬遜發布新 Kindle Oasis,把上一代的大問題都解決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