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出國留學那些事兒(上)

出國留學那些事兒(上)

對於海外留學學子而言,踏出國門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油然而生的是對知識的渴望,對新生活的嚮往,對未來的憧憬。與此同時,他們所熟悉的一切,可口的飯菜、家庭的溫馨、父母的嘮叨,都留在了記憶和回味之中;他們童年的夥伴、少年的知己、家人親戚,也都留在了夢縈魂牽的故鄉,化作不盡的牽掛和留戀。此時此刻,他們難免會產生「拒絕長大」之感,然而,他們中的每一位青年都得走向成熟和擔當。

美國萊斯大學主樓高大的拱形正門上方有4張學生的面孔,分別象徵大學本科的4個年級,其中一張燦爛微笑,一張莊重嚴肅,一張眉頭緊鎖,一張驕傲自豪。燦爛微笑的面孔代表剛入學時的情景,驕傲自豪的頭戴學士帽的面孔表達畢業時的心情,其他兩張代表學習的過程。這就是海外留學的寫照。

留學不易,而留學之前首先要從學點什麼做起。

學會生存

走出國門,中國學子就是個外國人。雖然自我感覺變化不大,我還是我,但在異國人的心目中自己就是外來人,甚至是一個未來的挑戰者。離開家,離開父母的呵護,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自古道,萬事開頭難。從物理時差到文化休克,從漢語語境到英文語境,從本土化到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卻需要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因此,出國第一步是學會生存。

首先是找房子。一般在拿到簽證後就應著手考慮房子問題,越接近開學,房源會越奇缺。找房子既要考慮價格、環境、合租者的身份,是否有獨立的衛生間,是否可以做飯,又要考慮安全、離學校和公交站的遠近以及周邊社區環境,有沒有商店、醫院、休閑活動區域等。跟中國一樣,海外也存在「一條龍學區」現象,學區房價格都不菲,而且一般來說,靠近醫院、商店、學校、交通站點的地段房價都比較貴。有一些區域治安、環境相對要差一些,有時僅隔一條街道,卻大相徑庭。

其次是辦理手續。一入學,首先面對的是東奔西忙地辦理註冊、繳費、住宿、學生證、校園卡、醫療保險等手續。然後,是到附近銀行辦理銀行卡、信用卡、支票,到社會安全部門辦理社會安全號。以美國為例,辦理信用卡和社會安全號需要兩張帶照片證件,可以使用護照、中國駕照或身份證。如果將中國駕照更換為美國駕照,需要通過當地的駕駛證理論考試,需要拿到駕照考試須知的小冊子,並提前做好準備。新生入學時,學校會專門為新生舉辦歡迎儀式,包括介紹學校情況、當地社區情況,各國學生組織也設立展台,歡迎新同學加盟。

再其次是選課。在發達國家如美國讀本科,最起碼要修滿120個學分,平均每年修滿30個學分。一般學校有規定,每學期選課的分值不低於9個學分。數理化分值較高,但分值高的科目修起來也難。作為新入學的國際學生,一般英語語言和文化水平都不高,若要修出高分,考出好成績,絕非易事。一旦平均成績績點(GPA)不達標,就會影響下學年的獎學金,甚至會影響未來的升學或就業,而且一旦掛科,就要重修。這需要中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既要選擇一兩門高分值的學科,也要選擇幾門低分值的學科,高低分值學科的有效組合是優異成績的基礎。一般而言,學校開學前會在網上公布可選學科,要儘快做出選擇。

學會生活

學會生活就是學會適應和利用當地的氣候、環境、交通,並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交通規則,以免付出不應有的代價。在海外,要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颶風來襲的預案,也要注意上車險。特別是,風雪天出門要注意安全。如果在靠近港口的城市留學,應注意人身和財務安全。在一些發達國家,亞洲人居住的地區中國超市、飯館多一些,但往往離市中心和學校會遠一些,需要拼車或乘公交前往。這些都是留學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有個成本核算。同時,也要適應老師與當地人的口音、語速和當地文化。

從學會生存到學會生活,需要從適應期到習慣期的轉變,從一切都感到新鮮、一切都感到生疏、一切都盲目附和和順從到逐步融入學校、融入社區、融入當地生活的過程,也是客居中逐漸找到家的感覺和體驗。論燒飯買菜,不亞於菜市場的老太太,知道哪些蔬菜的價位、質量適合你,知道如何挑選蔬菜的老與嫩、新鮮程度與口感;論購物出行,也應該是稱職的導遊,知道如何租車,哪家租車公司信譽高,哪個時段哪家工廠店會打折;論接人待物,更應是城市的名片,熟悉當地的歷史遺迹、景觀景點和人文時尚。中國學生還應該抓住機會,向學校和社區,介紹自己家鄉和中國的歷史文化、社會發展、風俗人情,能夠做到絲絲入扣、如數家珍。同時,也要學會選擇和拒絕。

學會學習

勤奮是人生的橋,成績是學生的臉。學習成績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在國外生活的好壞和在國外的合法身份。優異成績是申請全額獎學金的敲門磚,有了獎學金作保障才會進入學習、生活的良性循環。知識積累是科研創新的基礎,為出席國際會議和發表論文創造條件,為攀登科技高峰鋪平道路。中國學生向來以勤奮好學著稱,申請獎學金是中國學生的長項。

根據筆者的經驗,學習上一定要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像激光一束專註於學習和科研,而不能「散光」和「撒芝麻鹽」。如果專業不對口,可以調換專業甚至轉學,但絕對不可以為了所謂的就業而執著於無激情、乏興趣的專業苦旅。同時,注意利用周邊圖書館、藝術館、體育音樂設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並通過參加校內外學術活動來提升自己的素養。國外高校對學術造假的概念與國內不同,引用出版物的一句話或幾行字而沒有註明出處有可能構成學術造假,而學術造假會導致掛科甚至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學會交際

很多國家是多民族、多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家。在不同語言文化背景與視角下,共同生活、彼此為鄰,相互溝通、合作共贏是成功留學的保障。與此同時,社會交際是展示個人能力、學識和修養的舞台,獲取生活和專業信息的渠道,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和宣傳本民族歷史文化的陣地。

現代社會喜歡多面手,喜歡學術與交往兩不誤,需要在不同情況下靈活並創造性運用潛心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學校喜歡那些充滿活力和激情,能夠為學校和社區帶來回報的人。而且,學習英國人的「黑色幽默」,西班牙人的熱情奔放,美國人的獨立好強,以便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走向社會,這也是必修的一門課。當然,也要注意保護自己和提防別有用心之人的侵蝕,以免上當受騙。

(作者系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原教育領事)

《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13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留學遊學須觸摸大學之魂
江西投40億建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
辦一所面向人人的新型大學
無人書店該不該監控
讓「家風游」成家教好方式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