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陰郄穴:緩解治療心區痛、盜汗、胃出血、子宮內膜炎等

陰郄穴:緩解治療心區痛、盜汗、胃出血、子宮內膜炎等

陰郄穴歸屬手少陰心經,有緩解治療心區痛、盜汗、胃出血、子宮內膜炎等作用,陰郄穴的位置: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本文圖解陰郄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1、所屬經絡

手少陰心經

2、穴點陣圖

3、位置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

4、取穴方法

坐位。伸肘仰掌,用力握拳,在手前臂內側可觸摸到一條大筋(尺側腕屈肌腱),從腕橫紋沿此肌腱的外側向上半橫指,拇指指甲中點所對,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5、功效

陰郄穴為心經之郄穴,位於手腕處,有溝通心腎之功效。

6、主調病症

心痛,驚悸,盜汗,吐血,失音等。

7、穴位配伍

陰郄穴配大椎穴治陰虛盜汗;

陰郄穴配巨闕穴、心俞穴治心痛。

陰郄穴配內關、心俞治心痛;

配百勞、肺俞、定喘治肺結核;

配後溪治盜汗。

陰郄配心俞、神道,有通陽行氣,寧心定悸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神經衰弱。

陰郄配尺澤、魚際,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

陰郄配後溪、三陰交,有清虛熱,斂陰液的作用,主治陰虛盜汗,骨蒸勞熱。

陰郄穴可治起夜

有些人喝水多後,晚上會起夜,每天晚上接連起幾次,這種癥狀。按摩陰郄穴就管用。中醫認為,按摩手少陰心經的陰郄穴,有助於促睡眠,愛起夜的人按摩此穴,可有效緩解起夜的毛病。

為什麼陰郄穴可治起夜呢?

中醫認為,陰郄。陰,水也。郄,空隙也。陰郄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穴迴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通里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經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迴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故名陰郄,具有溝通心腎之養生功效。

GIF/181K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宮 的精彩文章:

醫生提醒:女人經期多吃這東西,輕鬆排出子宮毒素,讓你更年輕!
懷孕8個月卻被告知患子宮肌瘤,查明真相後,醫生這樣怒斥產婦!
女子肚子痛到醫院一檢查,胎兒踢破子宮,醫院急剖宮母子幸平安
胎兒「無影腳「踢破子宮,驚悚超聲照嚇壞醫生!
子宮內膜異位症遇上不孕:囊腫大於 3 cm,首選手術

TAG:子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