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冷,血糖越難控制,併發症頻發可如何是好?
不知道各位糖友們所在城市秋天的寒氣有沒有襲來,反正十一假期過後,小編直接從t恤到長袖加外套,每天說的最多的字就是「冷」。
深秋來了,天氣越來越冷,也到了糖尿病人自主神經病變加速搗亂的時候了。
天越冷血糖越難控制住
氣溫低,會刺激交感神經,從而導致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而此類激素可加快肝臟的糖原分解、刺激血管收縮,引起血糖、血壓的波動,加上天冷人們運動量減少,食慾卻更加旺盛,「吃的多、動的少」也會讓血糖升高。
而在氣溫變化快、室內外和晝夜溫差過大時,人們很容易患上感冒、心腦血管疾病等,同樣有可能引起血糖的波動。
各類併發症趁冷發威
天氣寒冷時,糖尿病各類併發症也易快速發生、發展。
寒冷時人體內的血管也會隨之發生收縮、舒張的改變,加之秋天氣候乾燥,體內水分相對缺失,都有可能導致血黏度升高、血流速度減慢,血管也就容易出現病變,導致糖尿病各類併發症快速發生、發展,如糖尿病周圍血管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但發生幾率最大的,還是糖尿病的三大併發症之一—糖尿病神經病變。
手麻腳冷麵癱都是癥狀
如何判斷已患糖尿病神經病變?
如果本身患有糖尿病,並有以下其中一個或以上癥狀,就要懷疑是否已經發生了糖尿病神經病變,及時到醫院就診。
1.足趾、手指有刺痛、蟻行感和燒灼感嗎?
2.足部是否常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被燙傷或出現水皰、紅腫?
3.有下肢疼痛或麻木、走路無力並經常跌倒的情況嗎?
4.是否有腹脹、餐後不適、噁心、嘔吐或經常便秘?
5.皮膚是否變得容易受傷,且傷口易潰爛、經久不愈?
6.是否常在起床或上廁所站起時突然暈倒?
如何應對糖尿病神經病變?
1、避免受傷。
病程較長的患者,都有或多或少感覺功能的減退。這時侯千萬要注意不要讓自己皮膚受傷。
比如洗腳時水不要太熱,注意保暖,每天都要檢查自己全身的皮膚,特別是四肢,如果有破損趕快處理等等,從細節著手,就能有效的防止糖尿病足。
2、控制三高癥狀。
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關鍵在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到正常範圍。
3、合理飲食。
營養均衡、全面是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基礎。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飲食不規律不科學而導致中柢神經和周圍神經發生病變,所以,嚴格的血糖控制,合理科學的飲食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1)粗雜糧。
如莜麥面、蕎麥麵、熱麥片、玉米面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B和食用纖維。它們有延緩血糖升高的作用。
(2)豆製品。
這類食品除富含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之外,在豆油中還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膽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3)蔬菜。
新鮮的富含纖維的蔬菜,能有效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
(4)忌含糖食品。
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乾、蛋糕、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
(5)忌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
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等。
(6)限制食用膽固醇食物。
一般主張膽固醇的限量為每日低於300毫克。故應禁食或少食肥肉和動物內臟,如心、肝、腎、腦等。
(7)少吃或不吃水果。
吃水果時,要以含糖量低為選擇原則。計算其熱能換算成主食,減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總熱量不變。
4、藥物治療。
一些患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者,會有涼、麻、痛等感覺,如果疼痛難忍,千萬不要自行服藥,一定要上正規院,聽取醫生的意見,以免錯服藥物。
(資料與圖片源於互聯網)
更多糖尿病知識,請關注


※82%糖友餐後血糖高;4菌4菜吃掉高血糖
※看東西模糊、重影、黑點,搶救在「死亡」的眼睛
※老教授疾呼:防治併發症,每一位糖友必須掌握「新五駕馬車」
※頓頓吃粗糧,血糖竟然越來越高?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血糖不穩?併發症作祟?這個「紫色黃金」幫你安全穩血糖
TAG:糖友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