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反腐的一項大快人心的舉措:罰沒貪官的錢抵民眾的欠款 罰沒權貴的錢彌補財政虧空

反腐的一項大快人心的舉措:罰沒貪官的錢抵民眾的欠款 罰沒權貴的錢彌補財政虧空

自從有了私有財產,有了國家,有了公權力,手握權力的人,由於缺乏持久有效的監督手段,官員貪污就成了中國歷代王朝揮之不去的死穴。

王朝被推翻,改朝換代一般都是人禍加上天災。天災在科技水平比較低下的古代,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往往壓斷舊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恰恰是原本能夠管好,也應該管好的人禍。

其中,官員貪腐,造成「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巨大的財富鴻溝,常常造成民怨沸騰、往往也是社會矛盾激化,激發民變,最後揭竿而起、推翻王朝的最主要的原因。

明末崇禎時,李自成大軍已經抵達北京城下,朝廷國庫空空如也,崇禎皇帝在大殿上嚎啕大哭,苦苦哀求平時貪腐成性,撈得盆滿缽滿的朝廷大員們出點血,拿點錢出來充軍費,結果大臣們個個哭窮,包括他的國丈周奎,眼睜睜的看著大明王朝覆滅,沒有出一個子兒。

真的沒錢嗎?北京陷落後,周奎及全家都被大順政府捉拿,在妻子、媳婦被迫自縊、長子被打死、自己和次子、侄子被嚴刑拷打幾乎喪命之後,不得不交出七十萬巨款和全部家產。

這七十萬巨款和萬貫家私是周奎的正當收入嗎?

據統計,等著銀子救命的崇禎,在最後關頭所倡導的「捐銀助餉」活動,僅募得區區二十萬兩。而李自成的農民軍攻入北京後,以行刑逼供等各種手段,就從那些皇親國戚、太監百官家裡弄到七千萬兩以上的銀子。

其實,封建王朝對於處置這些官員貪污,曾經有過行之有效而又大快人心的舉措,那就是:罰沒貪官的錢抵民眾的欠款,罰沒權貴的錢彌補財政虧空。

少數有見識的皇帝、清廉的大臣們心裡都明白,那些富可敵國的大臣、強橫的藩王,正當收入怎麼可能那麼多,但是,他們的貪婪、積聚錢財卻沒有極限,那麼,巨額財產哪兒來的?有的親自進行搜刮,有的廣為收受賄賂,當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沒有一種不是搜刮老百姓的財物。

於是,貪官權貴倒台以後,聰明的皇帝們就把罰沒的財產充公,然後用於老百姓,用於彌補國家財政的虧空。

這真是把貪官養肥了再宰。我們固然不贊成不教而誅,任由貪官斂財,然後再抓他們,這種由結果推到原因的做法,邏輯上是說不通的,但是,這舉措總比貪官將財富始終據為己有好一萬倍。

漢桓帝誅殺權臣梁冀,沒收他的錢財貨物,官府變賣得錢三十多萬,用來充作官府的費用,於是下詔減免天下租稅的一半。亮點是罰沒一個貪官,天下租稅就能夠減免一半!

唐代李琦反叛,兵敗被殺,朝廷打算將抄沒他的家財送到京師,李絳上奏說,李琦的家財都是苛刻盤剝六州人民所得,不如賞賜給本地道府,用來代替貧賤窮困人家今年的租稅,唐憲宗聽從了他的建議。

清代權臣巨貪和珅,一生貪污的財富總價值達11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國庫十五年的收入總和,所以,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和珅被抄家以後的巨額財產的去向,史書上語焉不詳,但是,單看這貪腐的金額,和政府的財政收入相比,估計也不會有誰膽大包天敢於再據為己有,那麼,可以大膽推測,應該多數還是用於國家的,這當然是好事。否則也不會有「嘉慶吃飽」的說法流出了。

把橫徵暴斂於百姓的財物仍舊歸還百姓,這種做法自然是大快人心,一舉多得,既體現了盛朝明君的親民善舉,老百姓又能得實惠。

其實,這種措施漢桓帝就已率先實行了,後代也有類似做法,沒收貪官污吏的財物,用來抵償百姓的虧欠,沒收權貴顯要的財物,用來彌補官府的不足,這也是削減有餘,以補不足的一種方法。

反貪要讓民眾得實惠,才能持久,如何讓民眾得實惠從而真心支持,而不是抱著吃瓜群眾的心態來看熱鬧,古人這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可以好好借鑒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哥談史 的精彩文章:

卿本佳人 奈何做賊:川島芳子的父親是影響汪精衛一生最關鍵的人
名字取的好 狀元跑不了:名字的悲喜劇
謎一樣的朝鮮:柳金飯店的奢華和民眾普遍的困頓

TAG:水哥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