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申請可摺疊屏幕專利,將研製可摺疊iPhone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10月
13
三星太子李在鎔二審出庭 ,控方要求加重刑期至12年;樂視影業回應被股東起訴:5月份已提供相關資料;iPhone X面部識別組件依然存在問題,影響量產進度...
今日頭條:蘋果申請可摺疊屏幕專利 將研製可摺疊iPhone
據科技博客AppleInsider報道,繼傳出蘋果公司與OLED面板供應商LG顯示器合作開發可摺疊iPhone後,蘋果的一份最新專利申請文件同樣描述了可摺疊屏幕。
根據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專利申請文件,蘋果申請了一項名為「配備屏幕的電子設備」的文件。雖然名稱很簡單,但是文件顯示,蘋果有意在未來開發一種可摺疊成兩半的硬體,使其更加便於攜帶,易於裝在口袋中。
具體來說,蘋果在專利文件中描述了一款擁有「柔性部分」的設備,可以摺疊。文件指出,要想在沒有接縫或者可見鉸鏈的情況下做成這種設備,需要一塊「柔性顯示屏」。
這份專利文件特別值得關注,因為就在昨天,韓媒報道稱蘋果正在秘密與LG顯示器合作開發一款可摺疊OLED版iPhone,可能會在2020年推出。
對於即將上市的iPhone X,三星顯示器據稱是獨家OLED屏幕供應商,主要是出於品質上的考慮。但是在蘋果尋求取得下一個iPhone重大設計突破之際,該公司可能會選擇與LG顯示器合作,以防止對手三星電子提前獲知其未來產品計劃。
鈦媒摘聲:
國際教育領域和中國教育領域的結合勢在必行。教育不僅僅是哈佛耶魯的教育,是多層次、多方向、多階段的教育,這兩個階段出來以後意味著在中國教育領域未來以五到十年比任何一個領域,比電商、O2O領域等等是有更大發展的領域,但是它的發展模式不是一家獨大的方式出現,而是幾十家百花齊放、齊頭並進的方式出現。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俞敏洪
未來的交通和出行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要擁有一輛。未來交通是共享、是新能源、是智能化、是通過大數據和智慧交通的人工智慧技術去學習人們出行的規律、了解交通工具,以此給每一個人建議,給每一輛車規劃路線,以提高城市整體的出行效率。
——滴滴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
更多播報:
1
商業
三星太子李在鎔二審出庭 ,控方要求加重刑期至12年
據外媒報道,韓國三星電子集團副主席李在鎔,早前就其行賄案罪成判決上訴,並於12日於首爾開審。李在鎔堅持自己是無辜,控方則認為一審的五年刑期過輕,要求加刑至12年,同時要求法庭同意李在鎔手提電腦內的證供有效。
比特幣價格再次突破5000美元關口,創歷史新高
由於投資者興趣大漲,比特幣價格昨日再次突破5000美元關口,並創下歷史新高。據比特幣交易平台CoinDesk的數據顯示,在今日早盤交易中,比特幣價格一度達到5167.90美元的歷史最高記錄,超過今年9月2日創下的5013.91美元的歷史高點。
高通回應台灣地區重罰:反對裁定內容,將提起上訴
美國晶元公司高通(Qualcomm)因涉嫌濫用壟斷地位,在台灣地區吃到了一張總額達234億元新台幣的罰單。據悉,這是台灣地區成立反壟斷機構以來,作出最重的一次罰款判決。高通於昨晚回應稱,反對台灣地區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裁定內容,將向台灣地區的法院提起上訴。
樂視影業回應被股東起訴:5月份已提供相關資料
針對被公司股東北京思偉起訴的消息,樂視影業回應稱,5月份已經提供財務報表、會計賬簿等相關必要資料。樂視影業在回應中提到,「對於股東查閱公司相關財務及運營信息的要求,一直積極予以配合」,「因公司處於重大資產重組期間,基於對內幕信息披露的管理要求,我們已於2017年5月應思偉中心要求及時向其提供了財務報表、會計賬簿及公司治理文件等必要資料」。
2
技術
iPhone X面部識別組件依然存在問題,影響量產進度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一位蘋果供應鏈廠商高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蘋果iPhone X智能手機上使用的TrueDepth攝像頭系統依然還存在問題,目前仍在努力完善3D感測器的點陣投影組件,不過這位高管並未具體指出目前存在的具體問題。而這位高管的說法得到了Yuanta投資公司分析師Jeff Pu的證實,同時他還認為點陣投影器是阻礙iPhone X大規模量產的最大障礙。
3
可能關心的
維珍投資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One,公司將更名
維珍集團(Virgin Group)創始人兼CEO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今日稱,維珍集團已投資超級高鐵技術初創公司Hyperloop One。布蘭森還稱,Hypleroop One將更名為「Virgin Hyperloop One」,而他本人也將加盟Virgin Hyperloop One董事會。將來,Virgin Hyperloop One將專註於客運和貨運服務。
微信推送太少,下個鈦媒體App更及時了解這個新奇世界


※Facebook參加星際AI大賽,「慘遭」個人選手秒殺
※這幾個專門做「假」新聞的,為什麼還沒關門?
※1毫秒產生200億的利潤,這個交易員做到了
※資本不等「好故事」,韓寒旗下「ONE實驗室」解散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