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方三日,世上滿桂花
GIF/632K
一層秋雨一層涼,
身上衣多添一件,
便意味著,
秋意又濃了幾分,
三秋入深處,
人間花少時。
霜冷露重,落草而長,
漸入世俗,
這樣的秋,
很難讓人駐足。
而每每走過蕭蕭葉落的街道,
總有股暗香襲來,
混著西風的凌厲,
格外甜美。
我花開後,萬花索然,
原來,正是桂花時節。
桂花·香
人間花少。
菊小芙蓉老。
冷淡仙人偏得道。
買定西風一笑。
前身原是疏梅。
黃姑點碎冰肌。
惟有暗香長在,
飽參清露霏微。
-- 《清平樂·木樨》
朱敦儒
香氣濃郁的花,
或清或濃,不能兩兼,
桂花卻包羅二者之長,
清可絕塵,
濃則透遠,
還略帶一絲蜜糖的幽香,
甜而不膩、恰到好處。
桂花樹如梨樹,
一樹青蔥滿冠白蕊,
滿園馥郁,
一地青籽。
南國滿目桂,
雖無艷態,
但清香可壓九秋。
有桂之秋,
淅淅瀝瀝的雨潑不滅,
寒風亦吹不散,
是人間至味,
是清歡。
桂花·色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鷓鴣天·桂花》李清照
萬化參差誰信道?
冷淡仙人,
桂花深諳此道。
沒有淺碧深紅,
清疏溫柔,
好似淡妝女子。
李清照愛桂花入骨,
甚至因此怨念屈原。
桂花性體溫柔,
讓梅妒菊羞,
奈何楚人不解風情,
從未提起?
然而,楚人辭中,
處處是桂。
「辛夷車兮結桂旗」,
用桂枝做旗幟,
「桂棹兮蘭枻」,
用桂木划船,
清雅如桂,
屈原如何不愛?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雲外飄。
--《靈隱寺》宋之問
光似披寒,
冷浸一天秋碧,
色淡,淡極又味濃,
光自天外,
香自雲間。
難怪世人不信,
桂花是人間之物。
人總是喜愛濃墨,
多於輕描,
喜愛絢麗,
多於平淡。
而桂花,
濃淡糅合的矛盾,
至清至淺的光華,
像是難解的哲學,
難解的迷戀。
桂花·醉
瑤席兮玉瑱,
盍將把兮瓊芳;
蕙餚蒸兮蘭藉,
奠桂酒兮椒漿。
--《九歌》屈原
桂香作為三香之祖,
最適合入酒。
桂花之香,香在本質,
哪怕花朵被摘下晒乾,
余香悠長,
釀為美酒,
縈繞唇齒不絕。
於八月桂花飄香時節,
精選待放之花朵,
浸泡去塵,風乾腌漬,
釀成酒,
入壇密封三年,
始成佳釀,
酒香甜醇厚,
有開胃,怡神之功。
牲繭栗,粢盛香,
尊桂酒,賓八鄉
古人認為桂為百藥之長,
飲之嘉千歲。
於是,多少人在黃桂陳釀中,
一醉千年。
桂花·甜
桂花香餡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
試燈風裡賣元宵。
--《上元竹枝詞》符曾
記憶里的秋天,
正如桂花這般柔軟香甜,
兒時外婆給我做桂花糕。
採回桂花,除下花蕊,
洗凈,擠去花中苦水,
晾乾,碾成粉末,
然後把它放入糖蜜中浸漬,
讓甜味中融入花香。
米粉、糯米粉早已蒸熟露干,
熟油和著蜜桂花一起拌和,
各種原料放在薄紙之上,
包裝,整平,壓實。
就這樣,美味的桂花糕就做成了。
桂花做桂花糕,桂花糖,
整個城裡都是這個香味,
吃得一嘴,
吐氣如蘭不過如此。
桂花·思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風泛鬚眉併骨寒,人在水晶宮裡。
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念奴嬌·中秋對月》文徵明
人間花木,
看似無情,
實則有心。
滿隴桂雨,桂花浮玉,
世間美景,皆是情深。
千株向搖落,
此樹獨華滋。
清秋時節,
庭院里,山野中,
叢林街巷,
漫溢著桂子幽香。
桂花清香絕塵,
花草中它之芬芳最勝,
縹緲之味,
似在眼前,
實則遙遠。
蒼蘚涼階,
落花滿徑,把酒吃蟹,
月下賞桂,
是雅士,亦是清客。
趁雨沒落盡時,
去賞桂花吧。
- END -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須知
無授權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總有一個人在堅守,
總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嘩,自有聲。


※李宗盛:最怕在某個年紀,聽懂一首老歌
※請接收,你的十月頭像
※時隔30年,世間再現林黛玉!
TAG:匠心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