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炳南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通問第一)(32)

【李炳南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通問第一)(32)

問:欲意皈依佛門手續怎樣辦理?(杜自然)

答:寫一姓名簡歷,向比丘僧請求皈依,或量力供養(有無皆可),極為簡單易辦。

問:在家眾與出家比丘同師時彼此怎麼稱呼?又出家比, 丘向高過一輩(與自己師父同師)的在家居士稱師伯,而高過一輩的在家居士對出家比丘以師伯自居,是否合乎佛制?(杜自然)

答:在家人屬外護,雖與僧眾同師,只是皈依,非是法嗣。出家晚輩對之縱加尊稱,在家者仍須以弟子身分自居。如世間法,周武王尊太公望為尚父,商太甲尊伊尹為師保,而太公及伊尹,則仍以臣子身份自守。

問:佛教什麼年號時代傳來我民國?(庄慶賢)

答:佛教之來中國,始於西周穆王再見於秦穆公時,然此皆是野乘。考魏書釋老志記載:『漢武元狩中,匈奴昆邪王來降,有金人,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此亦僅有佛像。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後漢明帝夢金人頂有白光,傅毅以佛對,帝遣蔡愔及秦景憲等,使天竺,得經四十二章,及釋迦之像,後人多以此為佛教入中國之始。

問:有一名佛信徒,皈依拜師,一直拜,拜三位,四位,五位是什麼意思?假使原來禪宗皈依拜師的信者,然後變更入凈土宗法門者,有必要再拜凈土宗的師嗎?(庄慶賢)

答:按皈依三寶,其僧之解釋,即眾之義,實則皈依師者,即皈依一切僧也。彼若非求戒,又不求學,專尚皈依多人,大概系不明佛理之人。

問:前日本和尚只研究佛理修行而已,沒有『素食』當然結婚傳子孫,原來有這樣的佛法嗎?(庄慶賢)

答:聞曾往日本,明晰個中情形者言,彼國佛法,原學自中國,遠紹印土,經律煌煌,豈有二致。至雲種種,乃系明治維新以後,僅有一部分之變態,非盡如是也。

問:聽說歸依三寶者,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但佛陀本教人自歸依三寶,那麼這樣的歸依,難道就算不是佛教徒嗎?(陳武吉)

答:自皈依之義,是自己願樂皈依,而不是被逼迫之謂。既自樂皈依三寶矣,誰謂此人非佛教徒耶?但依有儀式與自性之別,儀式者須求受過具足戒之比丘,在佛前舉行之。自性者系明白三寶之義,知自性本具三寶之德,而反向心性上用功。惟二者不可離,離則雖名佛徒,而實卻有虧矣。

問:佛在世時,聞法大菩薩及阿羅漢等弟子是否吃素?(屠夫)

答:佛徒以素食為原則,佛禁食肉,散見各經,繁難枚舉。有限於時,或限於地,谷蔬不生,許食五凈,乃其例外。此問題極為簡單,勿須多惑!佛之教義慈悲平等,殺他食他,何有慈悲?犧牲他,生長我,何有平等?如執著生物必須犧牲彼,方賴生活我,此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之學派,理偏不圓,居士未深下問,區區亦不多贅也。

問:聞說××活佛不吃素,是實否?為何不吃素?台灣沒有蔬菜?(屠夫)

答:佛教宗派不一,總分類顯密兩系,密在中國,多佈於蒙藏等地,是處谷蔬甚少,俗尚肉食。然密宗食肉,皆用密咒加持,能令其神識超升。此亦迫於種種環境,不得已之權智也。×師即是密宗金剛上師,台灣蔬果雖豐,上師自有其特別辦法,普通佛徒,未可借口。

問:邪教,外道與正教如何分法?(屠夫)

答:理真智圓,不偏不易,大公無私,正教也。妖言幻術,悖乎性德,違反倫常,邪教也。舍本務末,真偽混雜,似是實非,外道也。然邪外亦未嘗自承其為邪外,其間毫釐千里,要在讀書達理之人。具明眼以辨之。

問:若是勸人學佛念佛,大家都說『心好就可以,不害對方就是第一好人,何必信佛』。不知要如何答對方?(寬湛)

答:一切眾生貪嗔痴充滿,何能誇心好?日日口說妄言綺語等,身作殺盜(不與取)邪淫等,何可自贊是好人?信佛正是求覺悟,發此言者,分明一塌糊塗。不學佛焉有清醒之日,其迷惑愚痴,可哀也哉!

問:佛學上說有鬼。常人(我在內)聞鬼則心驚而膽寒,此種心理若是先天俱來,則應做何法以免此恐懼之心理?(王炯如)

答:鬼為六道眾生之一,為下三途之受苦者,學佛人當起憐憫心,作超度想,不當畏之。其聞而恐懼,是俱生習氣固有,而世俗之恐怖宣傳亦有關係也。

問:有人問持齋人不食葷,此身是素的或是葷的?與普通人同不同乎?(寬觀)

答:人身乃多量細胞組織而成,此細胞惟賴食品營養,剎那生滅,新陳代謝。食五穀菜蔬,此身之細胞,自是接受谷蔬之精華;食豬羊雞魚,當然夾雜豬羊雞魚之質素。

問:慶弔時要擇吉日祭祖,祭神亦同樣。此件事學佛之人可見重亦要見輕?(林溪河)

答:學佛人心地慈祥,諸事皆吉,不必拘泥陰陽五行之術。惟家庭人多,習此已深,驟改或起反對,致生意見摩擦,似亦未善。宜見機從權,漸漸去之也。

問:有情眾生皆是隨業而在六道現種種身受種種善惡之報,而無情眾生已無情,就不造善惡,為何形形式式不同?(黃茂榮)

答:無情之物為器世間,是有情世間之依報。有情正報既千差萬別,其依報自然形形色色不同,亦隨有情之業報而應現者。

問:諸法無我則化學上之構成世上一切物質之九十餘種獨立元素(已分解至不能再分)可算有我否?可算有常否!(潘思旭)

答:此若干元素,不能再分,乃系科學尚未發展到極點。再有若干年之進步,當可再能分晰。如以前之發明原子電子電子核等,是其例也。有我有常,胡能遽言。

問:每見卍字,即感欣慰。愚料想此字是表示世尊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之根據。茲發見同道慣用卍字,即感不快。有大德者責愚執著,據云佛法無邊,法輪常轉,天堂變地獄而地獄變天堂,說得津津有味,強詞奪正理。細思佛教單用此字,若不統一,以馬馬虎虎亂用,是非顛倒,即諸法亦如是,對信眾何以答之?(呂存心)

答:考楞嚴及華嚴音義,皆作卍形。至唐武則天長壽年間,始定此形作字,讀為萬音,表萬德吉祥之義。中國一切佛像,及圖案畫,皆作卍形。北京又有一特形建築物,亦仿此形,名卍字廊。惟日本佛像胸前多作形卍。附之者謂三二相中,凡有迴旋性者,皆向右旋,如螺發眉毫等,此亦應向右旋。然我輩凡夫,未睹聖身,豈敢遽雲誰是。但居士所云應該統一,區區甚表同情。在未考據確實以前,而應各從本國習尚。如阿彌陀佛接引像,中國式作垂右臂狀,日本式作垂左臂狀,是亦不一致也。在此兩種文化交流之際,似不必與人爭執,爭亦無益,不如各求心之所安;從本國之多數所尚者為佳。

----------------------------------------------

喜歡就添加本微信公眾號「fofa3000」,出現「佛祖拈花」,選中後點擊「關注」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祖拈花 的精彩文章:

胡床與羅什法師
止觀六妙門安那般那詳講與定境
龍樹菩薩及5部概論
【李炳南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通問第一)(28)
【李炳南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通問第一)(26)

TAG:佛祖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