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本教育部推薦的繪本要怎麼講給孩子聽?

這本教育部推薦的繪本要怎麼講給孩子聽?

《熊夢蝶,蝶夢熊》這冊繪本很早就進入了教育部推薦的書單,它是台灣童書大師郝廣才根據莊周夢蝶的寓言改編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莊周夢蝶這個故事的源頭——《莊子·齊物論》: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而在《熊夢蝶·蝶夢熊》中,作者和繪者用了更豐富的情節,更詩意的畫面,來試圖闡釋「莊周夢蝶」物我兩化的思想,並且排版方式上還採用頗具巧思的「兩頭抱」形式,從印刷形式上也進一步契合了書的思想。

那時候的莊周還只是個漆園吏,沒事就蹲在家裡空想,一天做了個白日夢,夢中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於是就陷入了深遠的思索之中,最終成就了一本《逍遙遊》。

《逍遙遊》是《莊子》的首篇,講的是要打破物我的界限,從而獲得一種絕對的自由。作者認為只有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游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可怎麼才能讓孩子也明白這個寓言中的道理呢?

郝廣才在專訪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解釋,提醒我們應該「為孩子埋下一顆美麗的種子」

據說有位古人在三年里,手中一直摸著一塊上好的玉石,久而久之,一塊玉在手,只需輕輕把玩片刻,他立馬就能分辨出真假。如果從小孩子看到的,聽到的都是美的東西,他自然就會具有一雙犀利的,會發現的眼睛。通過閱讀大師們積累數年心血完成的繪本,孩子就能慢慢進入到更為廣闊豐富的文化世界中去。藝術本身並不是多麼高深莫測的學問,從小開始,多接觸,多感受,即使是小孩子,也能很容易融入到藝術的氛圍中,得到精神的愉悅與滿足。

通過這些,可以解釋郝廣才為什麼願意通過這本書為孩子們介紹中國古典文化「百家爭鳴」後留下來的最經典的思想。

在給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不妨通過幾個問題,來更加深入的理解書的意義。

第一問:

第一個問題是給家長自己的。在這本書中,熊因為羨慕蝴蝶的輕盈美麗而在夢中變成了蝴蝶,忘記了自己是熊,蝴蝶睡了,熊醒了;蝴蝶因為羨慕熊吃了睡睡醒吃的安逸而在夢中變成了熊,熊睡時,蝴蝶又醒了。那麼到底是熊做了夢還是蝴蝶做了夢?夢和醒之間何為幻境,何為現實?熊是誰?蝴蝶又是誰?似乎很自然地引出了哲學的終極思考問題之一:我是誰?道融萬物,萬物又各有不同。

第二問:

這本書可以通過下面兩個圖來清晰對比,熊和蝴蝶看自己和看對方的不同感受:

這就引出我們的第二個問題:

熊和蝴蝶醒著看待對方時和夢中成為對方後,他們的感受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我和兒子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兒子說先感受到了對方的痛苦,之後是對方的優勢。然後,我就和他探討,生命中除去幸福快樂之外的其他經歷是不是都不值得要呢?應該說諸多五味雜陳的體驗會讓人生更加圓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痛苦的體驗也都是構成和塑造我們的重要部分。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我一開始沒有問他,而是問了我自己,並想到之前有一位老師在分享《小黑魚》的時候,提到了「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小時候都飽受「別人家孩子」的精神摧殘,父母總覺得自家娃不如人,在外面聽到其他孩子如何如何優秀之後回到家就又把這些因為競爭而引發的焦慮全部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這些孩子長大後,如果沒有深入的反思,就很容易把這些模式一股腦地再搬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讓一代代人內心匱乏,難以自信,只知用跟別人比較的方式來獲得存在感。

第三問:

熊和蝴蝶都看到了對方的優勢,於是都夢想著變成對方。《論語》里有一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說的是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使自己努力趕上;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會吸取教訓,不要跟別人墮落下去。

所以我們可以跟孩子討論怎麼努力才能「見賢思齊」,比如,可以跟某些學科很厲害的同學探討他們獨特的學習方法,還可以觀察人緣好的同學是如何待人接物的,還可以從名人傳記中獲得力量。總之,如果真誠地與孩子探討學習他人的方法,他會從中得到不少靈感的。

第四問:

蝴蝶和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但又有共同之處——它們所抱怨的生活,都是別人渴慕的,卻都不自知。因而,可以跟孩子探討平時可以怎麼想怎麼做來讓自己獲得真正的幸福,我想這也許是很多大人都難以回答的問題吧。孩子天生嚮往光明美好,要早點在他們心裡播下這顆種子,不要等到被繁瑣俗事迷住眼睛才想起來幸福的真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小庫 的精彩文章:

一日一誦:《夜雨寄北》
一日一誦:《芙蓉樓送辛漸》
一日一誦: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日一誦:歸嵩山作
兩歲娃娃是怎麼學會罵人的?

TAG:讀小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