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愛孩子身心健康,這些保健訣竅你知道嗎?

關愛孩子身心健康,這些保健訣竅你知道嗎?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

世界衛生大會旨在提醒人們:

「關注生活 關愛健康」

家有萌寶的爸媽們

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健康的體魄,

為未來的美好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不妨看看這些保健小竅門,

您和寶貝、家人都適用!

科學膳食

1

吃飯講究營養,絕不按口味挑食。

為了營養全面,食品種類要盡量的多,多吃粗糧,避免食物太過精細化造成脂肪和熱能過剩。

2

早餐千萬不可馬虎,要吃好、吃飽。

一日之計在於晨,特別是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們。早餐吃得太少或質量不高,就會導致體力不支,腦力不易集中,影響上課聽講,甚至出現頭暈噁心、低血糖等不良後果。

3

多吃蔬菜水果,合理安排零食。

壞零食會增加孩子身體機能負擔,影響身體和大腦發育 。嘴饞的時候,多攝取一些健康好零食吧,比如牛奶、酸奶、新鮮蔬果、堅果、豆製品等。

端正姿勢 動養結合

1

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

坐、立、行涉及到脊椎、胸廓和四肢,在14歲之前,孩子的脊柱之間充滿軟骨,大約20歲左右才最後定型,因此整個兒童青少年時期要預防脊柱彎曲畸形。不彎腰駝背、不翹二郎腿、不長期久坐,注意活動。

2

營養與運動有機結合才能達到保健的目的。

建議每周固定2~3次運動,以持續性的有氧運動(慢跑、快走、游泳等)為佳。保證孩子每天至少40分鐘的戶外運動時間,不但增強體質,還能有效預防近視。

放鬆精神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學習壓力大,精神經常處於緊繃狀態, 學會放鬆,讓肌肉、骨骼、器官自然地進行恢復和休整。早睡早起,切忌熬夜;學會用精油療法、呼吸療法或者睡前泡腳都是很好的放鬆方式,也能有效預防各種情緒及心理問題。

孩子的心理保健,同樣很重要!

據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估計,我國6-16周歲兒童青少年群體中至少3000萬人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對北京、河南、重慶、浙江、新疆五個不同地區的16472名中小學生調查發現,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是16.4%,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2.5%。

驚心的數字和頻發的新聞報道

提醒我們——

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學習困難、多動症、入睡困難、食欲不振、過度緊張、說謊和欺騙、經常說自己肚子疼、頭疼……這些都是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發展成為抑鬱症,導致嚴重後果。

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他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也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都希望孩子積極向上地成長,儘可能創造好的物質條件,給孩子好的學校教育,卻往往忽視了父母的陪伴與引導其實是最重要的。

專家整理了以下7招,教你培養出心有陽光的好孩子,遠離各種青少年心理問題。

- 1 -

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心理學家說,安全感不是依賴感,如果一個孩子需要熱情而穩定的感情聯繫,他也需要學會獨處。比如讓他自己待在安全的房間里。孩子獲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時刻在場。

- 2 -

滿足孩子要求要有度

針對孩子的各種需要,家長需要去「回應」,而不要事事「滿足」。要引導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即能獲得某種東西並不取決於他的慾望,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內心的充實和快樂。

比如,當孩子餓了,可以讓他等上幾分鐘。在家庭中接受這種「不如意的現實」的訓練, 會讓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對未來學習成長中的挫折。

- 3 -

孩子發火時要「冷處理」

當孩子發火的時候,第一個辦法是轉移注意力,沒有了「觀眾」,他自己就會慢慢地安靜下來。

說「不」的策略:不要乾巴巴地說「不」,要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行。即使孩子聽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對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長之間要意見一致,不能一個說行,一個說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時可以給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 4 -

放手讓孩子去做

讓孩子早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不要過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說話、做決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像,這件事,也許孩子可以自己做了。不要一昧否定孩子:「你不行,這事你做不了!」

同時要讓孩子「嘗新」。有時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就是因為他沒做過而已,如果不是危險的事情,就放手讓孩子嘗試吧。

- 5 -

讓孩子敞開心扉

人和人的良好溝通都建立在彼此真誠的基礎上,孩子也一樣,他們很容易感知到父母的心是否在他們那裡,然後決定是否敞開心扉。要儘可能像朋友一樣,真實地敞開你的心,要傾注更多的耐心來傾聽孩子到底想說什麼並盡量鼓勵支持,給予溫暖。

同時,要善於對孩子表達愛,愛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感,感覺到快樂。要知道快樂不僅是一種情緒,更是一種能力。

- 6 -

批評孩子時 對事不對人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只和孩子說這件事如何處理會更好,而不是指責孩子、貶低甚至侮辱孩子的人格,可以在教育的同時極大程度地避免傷害。

比如,孩子弄壞了媽媽的首飾,不要這樣說:「你怎麼能弄壞媽媽的首飾呢?你誠心不想讓媽媽戴了!」而可以這樣說:「你看,如果你去玩你不應該玩的東西,就會發生這樣糟糕的事。」 前者為孩子定了性,讓孩子沮喪並打擊他作為好孩子的自信心,後者則明確告訴孩子,他的錯誤在於他「玩了不該玩的東西」,並沒否定孩子的人品。

-7-

懂得尊重他人

不管父母是什麼身份,不管周圍的人是什麼身份,必須要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沒有身份區別。對他人的給予要心存感激;尊重他人,不把別人對自己的好視為理所應當,可以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獲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雀小巢三好班 的精彩文章:

孩子裝病是學校恐懼症作怪!
別再給孩子吃垃圾食品了,趕緊學會這6道小零食給孩子吧!
想要成功教育孩子,家長必須從這一步開始

TAG:雀小巢三好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