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讓我和老公吃哭了的飯菜,忙活了大半天,以後要好好孝敬他們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食物不僅應該是味道美,其色、香都應該符合美的要求。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公婆忙活大半天為我們準備一頓飯,吃完後淚流滿面,以後要好好孝敬公婆!
這是我的公公,今年有75歲了,身體還算硬朗,聽說我們要回去,立馬就忙活了起來,把家裡能吃的,能拿的出手的菜都準備好了。
這是公婆為我們準備的玉米糝湯,用村裡的柴火熬了兩個小時才做出這麼一鍋香噴噴的湯。
可別小看這鍋湯,湯里的好食材可不少,其中就有野蘑菇。公婆都是在農村土生土長的老農民,對於有毒沒毒的蘑菇,一看就清楚。這種野蘑菇比城裡的蘑菇要香,菌味兒十足。
還有公婆採摘的野菜,也沒有說是什麼名字,我也認不得,暫時就叫他野菜吧。這種野菜非常好吃,葉子鮮嫩,有淡淡的青草的香氣!在城裡這麼多年,根本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野菜。
這是紅薯干,把自家種的紅薯晒乾,易保存,城裡已經很少見這種東西了。玉米糝湯了放一些紅薯片,整鍋湯都有紅薯的香氣,特別香甜。
這是婆婆,剛聽說我們要來,就立刻生起了火,把玉米磨成玉米糝,忙活到現在都沒停
公婆把玉米糝湯做好了以後,又給做了烙餅,別說,這大土鍋做出來的烙餅就是比煤氣和電餅鐺做出來的好吃,金黃金黃的,濃郁的蔥香,自從吃了公婆的烙餅以後,回到城裡再也吃不到這麼美味的烙餅了...
我和老公看到這樣的場景,早已淚流滿面,哪裡還吃得下,我們回來一次,她們就從早忙到晚,看到他們布滿老繭的手,心裡不由得抽了一下...


※五花肉用這個竅門做不油膩,鮮嫩多汁炒不老,一口氣能吃三碗飯!
※它被稱為「腎之果」,與排骨一起做,不用煮不用炒,上桌就被搶光!
※吃補藥一籮筐不如喝它一大碗,吃點熱乎的補補身子吧!
※教你自己煎雞腿做法步驟,不用油,比奧爾良烤翅還好吃!
※還在做糖醋排骨?這樣教你做「韓式辣小排」,更香更美味!
TAG:食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