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縣赤壽鄉黃山頭村:山鄉通暢富民路
蘇國成(左二)帶領村民修路。
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丁施昊 縣委報道組 孫麗雅)「再干一會兒!我們得鉚足幹勁,加班加點!」松陽縣赤壽鄉黃山頭村38歲的村支書蘇國成搬起一塊大石頭,壘到田埂上。10月11日,已是正午時分,他與幾位村民仍在勞作,修建鄉間花壇。
近幾年,黃山頭村路通了,自來水有了,用上了抽水馬桶,道路整潔又乾淨。而這一切,離不開黨的十八大以來一項項惠農政策的實施。依靠黨的好政策,僅2016年村裡完工的項目就有近10個。
蘇國成的工作日誌上,詳細記錄了這幾年村裡的大小項目: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蘇氏宗祠修繕、居家養老照料中心改建、黨員愛心農場建設等。原先村裡通往山上田地的多是土路,村民上山下田極為不便,多處田地荒蕪。村裡申請了縣農辦扶貧資金、山區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等,修通了14公里通往田地的道路,村民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荒地也變身香榧、茶葉基地。目前,全村共種植香榧400餘畝、茶葉300多畝。
村民蘇昌法算了一筆賬,以往零散種植水稻、板栗,畝產值只有千餘元,現在集中種植茶葉,畝產值超過1萬元。幾年後,待香榧掛果,畝產值有望再翻一番。
聽說蘇國成原本在杭州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記者不由問道:「怎麼會回到鄉下來干農活?」蘇國成說:「黨的惠農政策越來越好,農村潛力無限,正是回鄉創業的好時機。我回鄉當村支書,到現在一晃已經七年了。」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蘇國成也對村子的未來更加信心滿滿:「黨的十九大一定會給農村發展帶來新的令人振奮的好政策。我們村將依託『中國傳統村落』的金名片和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探索農旅融合的新路子,發展鄉村民宿,建設百餘畝集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種植基地……」


※鎮海實現產業帶與居民區生態相融功能互補
※他是中國跟蹤攝影第一人 幾十年如一日記錄農家生活變遷
※小鎮報告②:雲棲小鎮吸引眾多院士教授 他們都是誰?
※創新綜合體引領大唐襪業「化繭成蝶」
TAG:浙江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