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姆大叔│跟我年紀一樣大的「歷史」建築

山姆大叔│跟我年紀一樣大的「歷史」建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9月9日,市規劃國土委發布《關於公示深圳市歷史建築名錄(第一批)的通告》,公示了深圳首批45處歷史建築名單,其中包括了跟我年紀一樣大的「歷史建築」——地王大廈!

據悉,深圳首批歷史建築有三個特點:首先,歷史建築綜合價值較高;其次,建築風格多樣,包括傳統建築和當代建築,傳統建築包含廣府、客家、中西合璧三種類型,當代建築的代表為地王大廈、上海賓館等,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外部造型簡潔、明朗、清新、大方;第三,歷史內涵十分豐富。

地王大廈(封頂於1995年),正式名稱為「信興商業廣場」,包括69層的寫字樓(總高度383.95m(實際建築高324.8m))、32層的商務公寓、5層購物中心組成,總建築面積約27萬平方米。建成時曾是亞洲第一高樓,也是全國第一個鋼結構高層建築。主題性觀光項目「深港之窗」就坐落在巍峨挺拔的地王大廈頂層,是亞洲第一個高層主題性觀光遊覽項目。

「80年代看國貿,90年代看地王」 。上世紀80年代,國貿大廈創下「三天一層樓」的紀錄,在當時建築史上絕無僅有,國貿成為特區精神和深圳奇蹟的載體。1994年5月27日,當專程從東京運過來的6顆金螺栓,被牢牢擰在巨大的鋼架上,地王大廈的鋼結構施工正式開始,此後的1年零27天里,地王大廈以2.5天一層的建設速度,刷新當年國貿大廈創下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地王大廈也成了深圳人一個新的精神載體。

為什麼會稱之為「地王」呢?翻查了歷史記錄:當年因土地拍賣價最高而被稱為「地王」(深業(集團)有限公司和1973年成立的香港熊谷組公司聯合以1.42億美元中標,中標的樓面地價為5320元人民幣/平方米。)發展商也將此作為該項目的正式名稱使用。【插曲:報價最高的是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47億美元),但附加條件高。因此就由叫價第二的「深業+熊谷組」成交了】「地王大廈」因「地王」地塊而生,但從地價來說,地王大廈並沒有建在「地王」之上。

地王大廈建成後,後因香港信興集團一次性買了辦公樓的上面10層以及公寓樓的部分單位而將大樓的命名權買走,因此後來大廈正式更名為信興廣場(Shun Hing Square)。

大廈建築體型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中世紀西方的教堂和中國古代文化中「通、透、瘦」的神髓,它的寬:高之比例為1:9,創造了世界超高層建築最「扁」最瘦的記錄。(這是名副其實的9頭身吧。)

地王大廈,至今逾21年的樓齡,相對於很多舊寫字樓,它的硬體配套雖有一定程度的老化,但是物業管理(深圳熊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卻讓人不得不稱讚,在業界是出了名的「高效管理和雷厲風行」的物業管理公司,定期CRM租戶、及時聽取租戶意見/改進,採取問責制,問題迅速解決反饋。常有外地開發商來深考察,地王大廈也必位列其中。穩定的租金,即時比樓齡更新的項目略高一些,租戶也覺得價有所值。

——————END——————

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繼續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樓謀 的精彩文章:

聊聊Agent這一行(五)

TAG:樓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