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幕揭露,最大的戲精都在韓國政府高層
文丨大腦門
二十四寸的大腦門
《計程車司機》被404了。
一群網友沒地方打分,找了個替代品——《午夜計程車》。
幾天時間不到,一個本該不及格的電影豆瓣評分瞬間就飆升到了9.5。
論藝術價值,《計程車司機》在韓影中根本榜上無名。
但論題材,片中所展示的「光州事件」足以做成警示牌,敲打著政權的每一次變革。
韓國肆無忌憚的創作環境,讓電影真正變成了一種對於社會不滿的宣洩出口。
拍了一部《熔爐》,韓國出台了一部熔爐法案;拍了一部《素媛》,韓國修改了兒童性侵犯犯罪的量刑標準。
這就是韓國神奇的地方。他們往往可以毫無底線地去作惡,但也可以毫無保留地去自黑。
《共犯者們》
圍繞「真相假象」說話。
韓國今年才上映的紀錄片,豆瓣評分9.0。
比起之前輕撓騷癢的對前執政黨老底進行瘡疤舊掀,這部紀錄片將矛頭直接對準了剛剛下線的李明博、朴槿惠這一新右翼政權。
當政期間,這一右翼勢力利用公共電視台進行了大量的掩蓋事實、操縱輿論、煽動民心、愚騙大眾甚至逮捕新聞記者的勾當……
新聞記者一方面受到來自政府的不斷施壓,一方面也受到民眾對於新聞真實性的大量質疑。
左右不是人,於是記者們奔著同歸於盡的想法進行了一場自由和民主的絕地反擊!
導演崔勝浩,MBC的一位資深記者,有著2年的PD生涯。
2010年參與報道李明博政府等人「四大江水深六米」的事件獲得「年度PD」的稱號。
2012年6月20日因參與了MBC記者聯盟發起的史上最大一次罷工活動而被解僱。
之後輾轉於搜集政府高層之間的醜聞惡行,然後公之於眾。
最令人敬佩的是,當三大公營電視台已經淪為政府的提線木偶時,被解僱的記者們聯合建立了一檔時事新聞欄目——「破除新聞」,由廣大民眾自發眾籌。
專門播放電視台不敢播的新聞,專門揭電視台不敢揭的醜聞。其中,崔勝浩是「破除新聞」的製作人。
壹 | 幫凶
事件從2008年說起,李明博一派通過電視台播放大量政敵的負面新聞而成功上位。
之後便對三大電視台進行了全面洗牌。
最先遭殃的是KBS。
直接以「煽動民心,有失偏頗的」罪責將社長鄭淵珠停職查辦。
「這就象徵了那個時代,就算是離開KBS,也是在一種殺氣騰騰的氛圍中離開的。」
之後便是《今夜時事》、《媒體聚焦》等大面積批判性的時政節目全面停播。連同實際調查報道組也全部解散。
GIF/1.4M
同時替代之前時政節目的是一檔全新的宣傳總統的節目。李明博親自出境,青瓦台直接出稿。
接著是YTN六名工作人員被同時解聘。
最後是MBC。
2009年因MBC播放了一期關於「引進美國牛肉是否安全」的話題引發了民眾的一系列遊行示威。於是李明博不得不重新與美國商討關於牛肉的引進。
其中有個主持人被公然警告:「總理室的晨間工作之一就是查看前一天MBC新聞的結束陳詞。」
於是,MBC的高層也被全面撤職了。
當記者們脫離崗位、現場報道,還有比這個更難熬的嗎?
有。那就是以個人之力如何在沒有背景平台支撐下仍要揭露「假象」。
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名記者,李尚浩。
2011年因採訪前總統全斗煥而被當時的執政黨全面封殺。之後便拍出那部舉世震驚的紀錄片《潛水鐘》,主要講述世越號沉船事件背後的真相。
因政府的無能、海警的失誤以及媒體界的緘口造成了三百多名正值青春的高中生喪命,卻至今被政府推諉責任。
不僅如此,李尚浩更是與MBC展開了將近四年的「解僱與反解僱」官司。
當一名記者被解僱了之後,你永遠不知道他會放出什麼大招!
貳 | 佔領
大面積的解僱與拘留之後,便是大面積的空降。
MBC與KBS的社長分別替換為李明博的校友金在哲以及競選陣營的宣傳部長金仁奎。
其中的要職也全部替換為自己的一派親信。
而不服規則的職員則被壓力撤職、或被不合理調崗。甚至會把PD派去滑雪場工作。
當這群記者們認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時,當權者們就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大批量聽話的新人後輩去填補空缺。
當這群記者還在為自己的記者身份引以為傲時,民眾們也把他們列為了強權幫凶的過街老鼠。
GIF/737K
眼看電視台已經淪為李明博政府的「發聲台」,職業、操守、良知逼迫著他們是時候來一次大面積的反擊了。
GIF/928K
叄 | 反擊
記者們認為這是屬於民主的新聞表達自由的權利。
當權者認為這是記者們試圖挑戰政權權威性的反擊。
這裡面涉及到了兩件事兒。
一件是震驚到國外的「世越號沉船事件」;一件是韓國史上最大丑聞「崔順實事件」。
這兩件事兒太大了,大到作為鄰國的我們也能不斷接受到來自韓國的實時消息更新。
但是,兩大電視台卻沉默了。
沉船事件中明明知曉三百名學生們只有38名被救出,仍對外播報全部救出。
崔順實事件中明明每天上萬人的燭光集會遊行,仍每天對外播報「高溫天氣」以及朝鮮導演實驗。
再來看一段「世越號沉船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時間,青瓦台宣傳首席李振玄與MBC報道局局長的對話。
-現在國家這麼困難,在這個當口去抨擊國家、抨擊海警是正確的嗎?
-李前輩,難道是我們故意抨擊海警的嗎?
-現在不就是這樣的嗎?九點檔的新聞,也不是別的什麼頻道……
-新聞里播報的內容,就好像是海警做錯了一樣。
-我們的報道並不存在什麼樣的意圖啊,是吧。
-老實講,看起來就是有意圖的。總感覺會有一大堆奇怪的新聞會席捲而來
-我說,李前輩,像我們這種幫了不少忙的還有哪家?老實講。
-現在這麼重要的時候,當然得更加積極點幫忙啊,
-對海警而言,國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吧,畢竟是警察啊。
-局長,真的是,我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你還要繼續這樣嗎?就請你幫幫忙啊~
-好,我知道了。
一個國家在安全面前,在乎的竟然不是「人命」,而是政府的面子。
這是多麼大的諷刺與無奈。而這種「諷刺」,是用三百個高中生人命換來的政府嘴臉。
同時電視台更是播出一檔對比畫面。就中國四川地震時民眾對於救援人員的感激與韓國不斷對於救援行為的示威進行對比。
藉此來反問韓國這個被慘劇包圍,從不會感激的社會體系。
但是,事實有對比性嗎?
四川地震時,第一時間中國主席就親自下令抽調出軍用的運輸機、武警總隊、醫療隊奔赴第一現場救援。
同時總理更是蒞臨第一現場進行慰問安撫人心。
反觀韓國,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朴槿惠竟然不知所蹤長達七個小時。
海警在救援過程中犯下種種令人哭笑不得的失誤。
媒體在包庇兩方的過程中更不斷利用謊言安撫群眾。
但最可惡的還是韓國政府對於此次事件的官官相護,推卸責任。
2012年1月30日,在自發組建的新工會的領導下,MBC爆發了歷時170天的大罷工,一切只為從傀儡社長金在哲的手裡奪回放送自主權。
KBS與YNT也同時發起遊行示威,在街頭期望得到民眾們的支持。
GIF/1.1M
但是局面仍是僵局。
170天的罷工只換來了政府的「換湯不換藥」。新上任的兩任社長仍是政府的完美代言人。
對於集會的帶頭人,該罰的還是罰了,該撤的還是給撤了。
肆 | 三流記者
繼朴槿惠上台之後,再次空降了兩大台長。一個曾擔任過總統輔佐官,一個只擅長運營政治關係。
面對已經殘破不堪的電視台體系,曾作為《賢內助女王》導演的金珉植首先挑起了心中的怒火。
他在某一天下午的MBC大堂,用手機直播了一段「金長謙下台」的FB直播。
第二天,就有將近上百人集聚在MBC的大堂同時直播「金長謙下台吧」!
相比較12年的遊行示威,這一次激起的是隱匿已久的對於自由的渴望,是被強權不斷按壓的民主之魂。更加可貴。
最後,是導演崔勝浩圍堵了李明博:「您對於輿論界對總統的批評之聲作何感想呢?」,面露尷尬的李敏博回答「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輿論自由VS政治正確,良心VS生存。佔上風的永遠是後者。這是現如今韓國整個體系的BUG。
但仍然激情的是,韓國有這樣一群無所畏懼、懟天懟地的拚命記者們在堅守、在抗爭。那對於「民主與自由」的未來就會一直存在。
2017年9月4日至今,韓國又一次爆發了新的罷工遊行。
作為 MBC 與 KBS 兩台 5 年來首度聯合舉行罷工抗爭,自事件爆發以後,群情一發不可收拾。
除了新聞部以後,越來越來自不同部門的電視台員工與工會,也紛紛親身上陣響應,加入罷工行列,支持對高層說不。
我們只擔心熟知的《無限挑戰》、《我們結婚了》都悉數停播了。
但我們不知道是,他們在為了自己的職業使命付出過什麼樣的努力。
大腦門實在難以想像這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但它確實不斷發生在韓國的真實歷史時空中。
近年來,源源不斷的韓劇開始披露這一「假象」。
《Argon》,講述了在假新聞泛濫的社會中,一群堅持透過事實揭露真相的熱血記者們,如何與電視台新聞部那些既保守又肆意濫權,干預新聞編採自主的管理層抗爭的熱血故事。
《匹諾曹》,也對新聞界不斷的「假」進行了抨擊。
因為他們也明白,若然新聞報導不再為人民發聲,只為權貴服務,只為謊話而謊話。1980年 5 月發生在光州的事,只會成為電視台要面對的宿命結局。
又或者,現在在 MBC 與 KBS 公司門外爆發的罷工工潮,就是火藥爆發前最後的警號。
「有兩個地方我不會去打電話,一個是電視台,一個是檢察院」每每回想起盧武鉉總統的這句話,KBS的前任社長鄭淵珠仍感慨頗多。
截止明天中午12:00
鮮女會選
1個沙發+4個走心評論
被回復直接掃碼加 wo
領【現金】紅包
- FIN -


※耶穌不就是來到蠻荒之地才被惡魔所害的嗎?
※你想告訴我,你是人不是蔬菜?
※泰國年度票房冠軍「天才槍手」免費觀影了!
※我不是象人!我是一個人!
※享受人生的貪念是美德
TAG:小鮮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