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4歲視障少年吹口哨奪冠軍 會演奏十餘門樂器

14歲視障少年吹口哨奪冠軍 會演奏十餘門樂器

閉上眼睛,少年陶醉地吹起口哨,一曲旋律優美的《鴻雁》將人們的思緒帶到了遼闊的草原。上月底舉辦的《中國好哨音》友誼賽上,14歲的視障少年黃毅弘憑藉這曲《鴻雁》征服了評委和觀眾,奪得青少年組冠軍。這也是他第二次奪魁。

這名廣州市盲人學校的初二學生有什麼樣的故事?他又是如何走上吹口哨的音樂之路?昨日,記者走進學校進行了採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庄小龍

6個月確診視網膜脫落

受父親影響愛上音樂

瘦瘦的個子,背著吉他,在廣州市盲人學校的樓梯上兩級台階並作一級,14歲的黃毅弘健步如飛。如果不是親見,記者實難相信,他是一名視力存在障礙的少年。從4歲上幼兒園算起,黃毅弘已經在這裡度過了10年時光。

黃毅弘來自中山,6個月大時,他被確診為視網膜脫落。父母帶著他輾轉香港、上海等地四處求醫,可惜治療沒有帶來奇蹟。在上幼兒園時,他還可以戴著近視眼鏡,但漸漸地視力越來越模糊。

受爸爸影響,黃毅弘自幼對音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除了愛聽歌,還會隨著音樂打節奏。「我爸愛唱歌,喜歡放歌碟,我很小的時候,也愛翻箱倒櫃放碟子。我爸就教我唱歌。他唱得比我好聽多了!」

現在,一首陌生的歌,黃毅弘只要專心地聽五六遍,就會唱了。

在中山上了一段時間的普通幼兒園後,4歲的黃毅弘被父母送到了廣州市盲人學校。奶奶也來到廣州,和黃毅弘租住在校外,接送他上學放學,照顧他飲食起居。

9歲立志當音樂家

會演奏十餘門樂器

9歲,熱愛音樂的黃毅弘便立志要當音樂家。「要當音樂家,基本功就是要會彈鋼琴,我們學校也有很多同學彈鋼琴好厲害,我就跟老師說,我也要學。」就這樣,黃毅弘走上了正式的音樂學習之路。後來,他又師從星海音樂學院的一位老師學習古典吉他,並自學民謠吉他。與此同時,他還在市第二少年宮參加了合唱隊。

黃毅弘說,在學習音樂的路上,奶奶為他付出了很多。每周四下午四五點鐘放學後,黃毅弘都會在奶奶的帶領下去學習。奶奶有風濕性關節炎的老毛病,經常腳痛、腰痛。「五年級時,有一次奶奶帶我去少年宮,才走到半路,就痛得受不了,我發現她渾身是汗,她卻還是把我送到少年宮才去看病。」說到這裡,黃毅弘低下了頭。奶奶一直照顧他,將近十年。去年,奶奶得了癌症,回中山住院治療,黃毅弘才從走讀改為住宿。

父母和奶奶對黃毅弘的要求也很高。「每天都要求我練習三個小時,必須把當天學過的至少複習一遍。」黃毅弘說,前兩年,他進入了青春叛逆期。剛學吉他時,彈奏出來的聲音很單調很枯燥,這聲音和奶奶剁菜的聲音重合起來讓黃毅弘不勝其煩。「他們讓我練,我就偏不練。」父母和奶奶只好苦口婆心給他講道理。到了後來,練得順了,不用家長催,黃毅弘自己就沉浸到音樂里去,空餘時間基本都用來練習。

現在,回到家時,如果發現爸爸媽媽累了,黃毅弘經常會給父母彈奏吉他、唱歌。「他們經常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我爸還會打呼嚕……」

看春晚走上吹哨之路

吹奏音樂給父母解乏

與口哨結緣,緣於2013年的春晚。那一年,黃毅弘在春晚上聽到有人吹口哨,突然就被這美妙的聲音攫住了靈魂。他很快拜口哨藝術家、外號「六旬口哨王」的趙東江為師。

在一般人眼中,小青年吹口哨,經常會被人看作是輕浮、耍流氓的行為。殊不知,口哨音樂歷史悠久,在古代,口哨音樂被稱作「嘯樂」,晉代名士、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嘯樂演奏水平就很高。

自從學了吹哨後,黃毅弘就特別著迷。閑暇時刻,他經常彈著吉他,吹著哨音。《紅日》《海闊天空》《成都》《夜空中最亮的星》等都是他十分鐘愛的曲子。

2015年,黃毅弘首次參加《中國好哨音》就奪得了青少年組的冠軍。今年,他又憑藉一曲《鴻雁》征服評委和觀眾,再度折桂。「《鴻雁》是我最愛的一首,它的曲子很美,吹奏起來,就會想起碧藍的天空下,有一片遼闊的草原,空中還有人字形的大雁飛過……」

音樂幫助黃毅弘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去年,他和少年宮合唱團的成員一起到加拿大和美國演出,今年11月,他又將前往法國演出。談及將來,黃毅弘說,他還是會堅定地在音樂這條路上走下去,將來讀高中、考大學,學音樂,做一個歌手、吉他手和口哨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躍躍御市:日系企業無處不在的造假與瞞報
15歲女孩帶閨蜜出走見男網友 為湊錢買票不吃晚飯
亞馬遜發布全新kindle oasis:洗澡時也可以看書了
秋食水果有講究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