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11前夕快遞企業紛紛提價 你會受到影響嗎?

雙11前夕快遞企業紛紛提價 你會受到影響嗎?

在雙11來臨之際,中通快遞快遞和韻達快遞先後宣布漲價。兩家快遞企業給出的漲價原因均為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而近日,圓通快遞也通過內部通知的形式宣布了漲價的消息。關於快遞漲價,圈內有句名言「誰漲誰先死,不漲一起死」。那麼,快遞價格該不該漲?漲多少?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物流快遞諮詢網首席分析師徐勇則說,相比去年,今年快遞公司的人力成本至少上漲了10%。「單量越來越大,很多人不願意繼續從事一線快遞配送工作,有些人轉行配送外賣,薪酬還高於快遞。」此前,中通的一位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成都的網點的用工荒令他頭疼不已。

快遞員工作量大是一個原因。此外,送快遞成本也在增加。

長期以來,快遞價格偏低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特別是今年以來,快遞業受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價格矛盾日益突出。如果網點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雙11」的正常運轉。

業內人士表示,儘管漲價與否、漲多少由網點說了算。實際上,還是由企業內部調節機制起作用。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雙11」,確保企業運轉更有效率,企業總部對幹線運輸、配送費用進行了調整,成本壓力一層層傳導給下面的網點,導致每個網點的成本結構發生了變化,每個網點增加的成本只能通過漲價補回來。

有企業推出「組合拳」,一是調整快件結構,上調續重費用,比如以前兩公斤以內,快遞費用是基礎價10元加續重費2元,現在可能變成基礎價10元加續重費4元。二是對配送費等費用,汽運線路、貧困地區的補貼政策進行調節。

「以前行業剛剛興起,大家眼光只盯著市場份額,不在乎虧不虧錢,但是隨著多家快遞企業紛紛上市,盈利問題不得不考慮了。」徐勇表示,從想漲價到敢漲價,實則深層次反映了快遞業格局的變遷,行業領先者已能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獲得一定的話語權,昔日單純的價格廝殺已不再奏效。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趙國君表示,快遞漲價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普通消費者無須過度驚詫。希望適當的價格回歸,能夠帶來更多元的產品和更高品質的服務,企業的責任感能夠更強。

(綜合自:新華社、廣州日報、華西都市報、西安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商網 的精彩文章:

用分享記錄生活 有想法的人都在「以漁」分享平台
新零售物種來襲 「新鮮感」過後消費者還會為它買單?
國務院首部供應鏈創新指導意見將出台

TAG:中國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