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筆啟體研究,田英章《藏書閣》等工筆匾題楷書賞析

工筆啟體研究,田英章《藏書閣》等工筆匾題楷書賞析

歷史上,古代書法家們的精美書法作品能夠傳承下來,真有不易。但「入木三分」這個成語就能體現中華古人對書法喜愛。

即使對於我們現行使用的標準楷書的源頭書體--「唐楷」存下來的原作也是鳳毛麟角。因為紙張保存在數百年的歷程中,總會被戰亂呀、風化呀浸蝕掉。所以後人有機會見到歷史上最為興盛的「唐楷」也不容易。

圖1:田英章先生《藏書閣》

好的書法總是給人們觀賞的,今天的書法家們同樣喜歡將他們精湛的作品題寫在各種牌匾上讓人們臨習賞析。啟功先生很多作品就是以各種巨大的匾牌出現的。作為當今中國工筆楷書第一人--田英章先生的一些作品也被人們用作了這樣的匾牌加以留傳。

圖2:田英章《大雄寶殿》

古人書法能保存下來的機會還是有的。當初古人發明的竹簡、木刻、碑刻這些方法還能為我們留下古代書法的真跡。其中各種匾牌留下來的古代書作品也偶爾可見。圖2是田英章先生為抺山寺寺院題寫的匾名。

其實能被人們邀請題寫的匾牌的書法家,其書法水準多都是極高水平。因為誰也明白,這種作品動不動就要讓後世幾百年的人們評價。

圖3:田英章《城隍廟》

人們常說楷書極盛於唐代,因而人們為這樣的書法歷史專門使用一個"唐楷"的名詞。不過在筆者看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審美標準發生變化,也許已經有很多人認為當今的楷書不比歷史上的唐楷差。

圖4:田項章作品《琴書閣》

從留傳下來的資料可以看到,唐楷的確很標準漂亮,尤其是那個歷史時代的人們更認為美。正如啟功大師所言,今天我們看到的古人書法作品大多已經過了多次轉變,古人的書法真跡我們已很難一見。這為古今書法之美的比較就有了難度。

圖5:田英章《紀念碑》

我們經常講到「臨碑貼」,但那些碑帖都是經過雕刻大師雕刻出來的,古代書法家們書寫時,他們的楷書也會寫成現代工筆楷書這樣嗎?他們也會講究起筆筆跡、收筆筆跡或是轉折筆跡的整齊嗎。筆者認為肯定會有,但是會象今天這樣講究「印刷體」般地整齊,那就難以推測了。

圖6:田英章《聽泉屋》

也許因為工作時代文化觀念不同,工業時代都會希望產品生產過程的標準化,零部件的模塊化,工藝過程可複製,產品可以批量製造。今天楷書書法文化有了新的內容,標準的筆法,標準的筆法書寫方式可能都與工業文化的影響有關。

圖7:田項章《藝術館》

筆者之所以仔細琢磨「工筆啟功楷書」的大原因,也在於尋找一種更加標準的楷書寫方法與布局形式,讓楷書寫得更加容易,當然能更加漂亮更好。在打字、語音輸入成為「寫字」的主要方式時,我們總得研究一些讓人們願意寫字的方式。

圖8:田英章《藝緣堂》

書法作品實用於信息的傳遞與文化傳承。同時書法文化也可能提供給人們一文化美的「精神糧食」。吸引更多的人們來書寫也許是保證我們文字不至於退化的僅有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字 的精彩文章:

明代書法家張弼書法作品欣賞
嶺南獨秀,人書俱老,麥華三書法作品欣賞
范曾書法作品欣賞
內蒙古正藍旗,書法家李志洲作品欣賞
魯迅先生書法作品欣賞,請評論

TAG:每日一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