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焚書坑儒真相:背了兩千多年黑鍋的秦始皇

焚書坑儒真相:背了兩千多年黑鍋的秦始皇

焚書並非始於秦始皇,早在秦之前,便有焚書。秦始皇焚書,起因並非因為儒生反對他,儒家本以投靠權勢侍奉君主為本能,以歌功頌德取悅於君主為本領。但有一位儒生對這位新發跡的君主「盡忠」太急切了,要秦始皇效法古人,分封他的兒子到各地為王,像周朝那樣有千年的江山。這正犯了秦始皇的大忌,是對秦始皇立國精神的挑戰。秦始皇便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毀掉儒書,超過六十天仍不焚毀的,處以黥刑,罰做苦工。兩個人以上談論儒書的,一律處決,凡「是古非今」的,全部斬首。但政府圖書館收藏,供博士們研究的儒書、其它學派的著作、醫書、卜卦、種樹的書,不在焚燒之列。目的是限制崇古思想的傳播。儒家要回到過去,秦始皇則要面向未來,這便成為必然的矛盾。

說起秦始皇,好多人想起的詞肯定少不了「暴君」,他們認為其所謂罪行簡直罄竹難書,尤以「焚書坑儒」這一點使其詬病千年!而孔子給我們的印象肯定是「聖人」,「先師」等詞語,說起孔子會幹出秦始皇這「暴君」這樣的惡行,想必很多人不信,覺得小編是個騙子,那就讓我們往下細說。

說起秦始皇「暴君」不無道理,其確實暴躁,但不能說因為他暴躁就忽略其對中國的貢獻。而其「焚書坑儒」也不能只是覺得他什麼書不管,只管燒這樣一個最簡單的印象,其「焚書坑儒」是值得深究的,其實其只燒了《詩《書》《道經》等所謂儒家道家經典,這也是為了建立封建專制體系的需要,現在看來確實不妥,可在當時已經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了。而其坑儒,則只是坑了些方士,而不是儒生。秦始皇也挺辛苦的,背了這麼久的黑鍋!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1年-前221年)由於社會逐漸進入青銅時代,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一些平民百姓逐漸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他們面對紛亂的社會狀況,希望通過思索和鑽研前人治世理念尋找到一條可以使社會安定,百姓不再流離失所的救世之路.於是產生了諸多的學派學說,並撰寫出無數著作,史稱諸子百家.

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王朝——秦朝建立.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並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公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進言,說愚儒「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趨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於是,秦始皇為了統一原六國人民的思想,於當年開始銷毀除秦記以外的所有六國史書和私藏於民間的《詩》《書》,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史稱「焚書」(《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等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秦始皇像

秦始皇既統一六國,思考問題自然也要統觀全局。那個時期想要長久保存的書籍,一般都是用到在竹簡上一筆一刀的刻成,那些見解獨到的鴻篇巨作更是耗時數年之久。所以在焚書的種類上,秦始皇就做出規定,只燒兩類書籍:一是作者非秦國人的史書,二是詩書和百家語。這樣一來就有很多書籍幸免於難,這也證明了秦始皇並沒有焚盡百家書,大部分書是沒有被列入焚燒名單的。

秦時街頭

其次,焚書的根本目的是要告訴百姓,哪些書不能看,哪些書不能收藏,有了這些書的人自己知道該怎麼辦。說到焚書,根本的目的是什麼?並不是要讓這本書徹底的從世界上消失,而是要告訴百姓,有些書是不能看、不能藏的,有了這些書就要焚毀。其實秦始皇自己明白,這些書只是不能讓百姓們看,宮中還是可以留有備份的,有些言辭雖然不利於秦國內部的和平統一,但依然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所以,焚書只是一種震懾百姓的手段,讓大家主動交出手裡該燒掉的書,這樣一來,不良言論的來源沒有了,人們自然就不討論了,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秦始皇也自己明白,這些書只是不能讓百姓們看到,宮中還是可以留有備份的。有些言辭雖然不利於秦國內部的統一,但是還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所以,焚書只是一種手段,一種震懾百姓的手段,讓大家主動交出手裡該燒的書籍。這樣不良言論的來源也就沒有了,人們自然就不會去討論,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這樣說來,秦朝的焚書其實只是一個假象,因為絕大部分的書籍都被保存了下來,就算不是原本也有備份,只要秦國存在,這些書就會一直流傳。這樣說可能有人又會問,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很多珍貴的古籍現在都不存在了呢?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項羽。項羽攻入咸陽之後,不僅燒殺掠奪,最後還火燒秦宮室,傳說大火連燒三個月,這才使得宮中很多珍藏的書籍都付之一炬。另外一個原因是,漢代以後對古籍的保存不是很完善,據統計,漢代約有接近80%的書籍現在已經不復存在。

所有書都焚燒了嗎?這個焚書並不是燒毀所有的書籍,秦始皇焚燒的是春秋戰國時百家所著的典籍,主要是兩類:

一是:史官非秦記者,即六國之史記,以其多譏諷於秦。

二是:詩書、百家語,尤其詩書,乃是淳于越之流以古非今的武器倉庫。燒之等於繳械。看爾等還怎麼援引去。從上面這兩段話我們可以看出,燒的基本是史書,詩集,史書每個朝代有著不同的寫法,其實意義不大,但是詩歌確實是中華民族的損失。但是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所有書籍,包括燒毀的書籍,在秦朝的皇宮中是都有備份的,所以秦朝不滅,書將一直存在,這些書後來哪去了,我告訴你哦,不是秦朝自己燒了,還記得項羽先生進入咸陽嗎?就是他一把大火燒毀秦宮,毀了所有。

坑儒

秦始皇當年坑殺的其實不是儒生,而是術士,準確的說是煉丹的術士。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幻想長生不老,為此他一方面派遣徐福兩次東渡尋找海上的仙山,另一方面讓術士煉丹藥祈求長生,不過他們練不出丹藥,於是私下議論誹謗秦始皇,並且逃跑了,秦始皇知道後大怒,下令坑殺所有的術士,這是坑儒的原型,其中有被波及的幾個書生,比如淳于越,說他是儒生也對,不過秦始皇的初衷可不是殺光儒生!這是後世對這段歷史的誤解。

所以真相得以大白:秦始皇焚書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樣,一把火燒盡了所有珍貴典籍。從這一點上來看,始皇的確是一個足智多謀,有遠見的君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談詩扒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戰敗後,百萬漢奸去了哪裡?一個女漢奸,第一次人口普查才被發現
這位唐代才女因為偷情被丈夫活活打死,卻又流芳千古

TAG:煮酒談詩扒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