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方便身體養生穴位合集,哪裡不舒服按哪裡!收藏
日常保健,到底哪個穴位在哪個位置、針對哪些癥狀?很多小夥伴都一臉懵逼。
我們在這裡匯總了一篇常用養生保健穴的合集,點一點就知道!
百會穴
【位置】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線和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也就是在頭頂的正中心。
【功能】要養生,少不了百會穴。百會穴是人體諸多穴位的交會處。所以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將我們人體的一半經絡以及大部分的穴位都帶動起來。
想要滋補大腦,不用花錢買什麼亂七八糟的保健品,自己身上就有個滋補大腦的穴位,就是百會。
大小便憋不住,很尷尬,是影響社交的危險分子。如果有這種情況,按壓百會穴,也可以緩解。
風池穴
【位置】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與耳垂齊平、後髮際的凹陷處。
【功能】按壓風池穴,可以增加頸部、腦部的血流量,緩解頸部僵硬,增強有關大腦功能,如記憶力等。
血壓高了,按什麼穴位?
感冒了,按什麼穴位?
落枕了,按什麼穴位?
記不住東西了,按什麼穴位?
一個穴位,就可以負責這麼多問題,它就是風池穴。
肩井穴
【位置】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功能】肩周炎、五十肩、肩頸方面的疾病找誰呢?肩井是對口的穴位。肩部的問題,就找肩井來按壓,必定可以手到病除。除此之外,頭部的酸痛、眼睛疲勞、耳鳴、落枕等問題,也可按壓肩井穴來緩解。
曲池穴
【位置】肘部,屈肘最高點凹陷處。
【功能】
降火:火鍋、饞嘴蛙、一盤盤誘人的食物,結果卻是上火發炎,咽喉也疼痛不舒服,該怎麼辦呢?按按曲池穴,可達到清熱祛火的目的。這樣,對於因熱、干導致的便秘,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降壓:風池穴可降壓,但降壓效果最好的其實是曲池穴,若血壓居高不下,除藥物調理外,試試這最管用的曲池穴,看能不能把高高在上的血壓降下來。
膻中穴
【位置】人的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的的正中位置。
【功能】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捶胸頓足動作真的是對心胸滿悶的一種治療。因為捶的那地兒就是膻中穴,膻中穴是氣會,通過刺激調節膻中穴,可以調理氣機,恢復氣的正常運動狀態,從而緩解因為不良情緒帶來的不適,消除不良情緒對人體氣機的影響。
肩中俞
【位置】背部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當我們低頭時可在頸項部下面摸到有一高突的椎骨,用手按住並轉動脖子則可以感覺到它也隨之轉動,該處就是第7頸椎棘突。拇指的關節寬度,也就是橫紋處為1寸;把自己的四指併攏為3寸;中指和食指併攏是1.5寸)
【功能】
肩背痛、頸椎病的時候,可以常按壓這個穴位,以促進頸部、腦部的血液供給。
咳嗽、氣喘、看不清東西時,也可以按壓這個穴位,效果不錯。按壓的時候,感到酸脹為宜。
內關穴
【位置】右手3個手指頭併攏,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在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間點就是內關穴了。反之亦然。也可以攥一下拳頭,手腕關節處有兩根筋突起,內關穴就在兩根筋處。
【功能】看它的名字,就可以對其作用猜個八九不離十,沒錯,它是守護人體內城的關口,「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暈車:因為暈車,很多人害怕旅行,不妨試一試內關穴,對於暈車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胃疼:如果突然胃痛,可以找內關穴來緩解。一般有胃病的人胃氣就會上逆,胃氣升起來,濁氣就會上泛,所以就會胃疼、噁心或者嘔吐。所以一旦感覺胃不舒服,通過按揉內關穴,便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腎俞穴
【位置】後腰與肚臍正對的穴位為命門,命門穴旁開1.5寸就是腎俞穴(取穴的時候,把中指和食指併攏,就是1.5寸)。
【功能】這是補腎抗衰老的好穴位,其實,不僅男性,老人、婦女等也應常按揉這個穴位,可以緩解腰酸背痛,治療腎虛。
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第1、2掌骨間,約當第2掌骨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關節橫紋放在另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盡出即是。
【功能】「面口合谷收」是說合谷穴具有疏調面部經氣,善治頭面、五官部(如頭、面、耳、目、口、齒、喉、鼻)病症。
治療面部疾病:大腸經上行頭面,環循口唇,所以它可用於治療一切與面部疾病有關的病症,如頭面汗出、扁桃體炎、咽喉腫痛、迎風流淚等症。
鎮痛:合谷還是鎮痛最有效、最常用的穴位,一直為歷代醫家所推崇,臨床醫生常用合谷治療牙痛、子宮收縮痛、頭痛、三叉神經痛、腹痛、手臂疼痛等一切實證疼痛。
委中穴
【位置】位於膝關節後側,也就是腘窩處,腿屈曲時腘窩橫紋的中點。
【功能】中醫上有個說法是「腰背委中求」,因為屬於從腰背部而來的膀胱經的兩條支脈的會合之處,所以是治療腰背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常按對緩解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膝蓋疼有很好的效果。
血海穴
【位置】用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功能】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穴位,是脾經所生之血聚集的地方,所以按摩血海穴有化血為氣之效,常言道,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對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疾病都有效。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
【功能】這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經常按壓或艾灸,可以調和腸胃、強身健體、益壽延年。民間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諺語。足三里可以寫作「足三理」,意思是可以通過這個穴對身體進行多種多樣的調理。
理上: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
理中: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
理下: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三陰交
【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指寬,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中。
【功能】女性想要美容,不妨求助一下身上的美容穴,三陰交,沒事按一按,揉一揉,就可以保護女性的子宮,讓皮膚從內而外的水嫩,減緩皺紋發生。
湧泉穴
【位置】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
【功能】湧泉穴位於足底,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湧泉」意即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始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因此,湧泉穴在人體養生、保健、防病方面顯示出重要作用。
常按摩足心能夠調節腎經,補益腎氣,起到強腎固腰的作用,還能促進足部血脈通暢,改善局部營養,通暢全身氣血,從而解除肢體疲勞,達到抗衰防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尤其是老年人,若能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故有「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的說法。
太沖穴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
【功能】太沖穴有個俗名,叫「出氣包」,顧名思義,生氣的時候,就拿它出出氣,按、壓、揉,從而達到疏肝解郁,暢通氣血的目的,避免生氣傷了身。
如果按壓這個穴位的時候有壓痛感,那一定有問題,如果沒有感覺,也不妨多按揉,有時麻木、氣血不通等也可能導致沒有壓痛感。以適度微痛、循序漸進為宜。
GIF/323K
長按身上的8個「養生窩」,健康又長壽!動圖演示更方便!
【特別推薦】-加拿大進口
原裝進口,售後有保障
7天無理由退換,購買無風險
注意:本品不能替代藥品


※80年前,一家不收費的癌症診所誕生了……
※7個「長壽丹」!3個在床下,4個在床上!中老年必備
※天冷膝蓋痛?4個動作緩解,各年齡段都適用!
※每天走個十圈、八圈,真的對身體好嗎?
※7 天清毒日記:美麗不是簡單的事情
TAG:健康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