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業績承壓估值下滑 內外交困的樂視影業

業績承壓估值下滑 內外交困的樂視影業

距離孫宏斌在樂視影業年度發布會上為這家曾經的影業黑馬公司站台已經過去了4個月,但困局之中的樂視影業顯然還不能讓他省心。不僅出品發行的電影《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日前遭遇緊急撤片,還被國資股東以侵害知情權為由告上了法庭,加之業績未達承諾、估值縮水以及注入樂視網遲遲無果,樂視影業似已在內外交困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業績承壓

10月8日,樂視影業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撤片聲明,稱電影《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因市場原因導致票房失利,決定進行緊急撤片,擇機再映。數據顯示,該片自10月5日上映,5天票房僅為869.9萬元。今年以來樂視影業旗下電影作品票房失利並非個例。據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樂視影業共有5部主出品影片推向市場,除此次撤下的影片外,還有《「吃吃」的愛》、《豬豬俠之英雄豬少年》、《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但這5部影片總票房只有1.86億元,且僅有《岡仁波齊》一部影片票房過億元。與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觀察發現,《熊出沒·奇幻空間》和《記憶大師》背後也有樂視影業的身影,雖然其中《熊出沒·奇幻空間》票房達到5.21億元,但與院線分賬後,該片片方總共獲得的票房不足2億元,且樂視影業只是第三投資方。

票房不佳難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且正試圖注入樂視網的樂視影業近兩年的業績表現也並不盡如人意。據樂視網去年5月發布的交易預案顯示,2014-2015年,樂視影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65億元和11.45億元,但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分別為0.64億元和1.36億元。且該交易預案中還提出,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網將設定業績承諾,當時承諾2016-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5.2億元、7.3億元和10.4億元。

2017年1月,樂視控股將其持有的樂視影業15%的股權,以10.5億元轉讓給融創中國旗下的嘉睿匯鑫。據融創中國此前公告顯示,2016年樂視影業的凈利潤僅為1.45億元,這一數字不足業績承諾的1/4。而在今年,面對當時預案顯示的承諾超7億元凈利潤,在從業者看來,鑒於多部影片票房不佳,這也給樂視影業完成業績承諾帶來一定難度。

縱觀近幾年樂視影業推出的電影作品,不少在市場上折戟,如《太平輪》上下兩部票房不足3億元,此外中外合拍的《長城》被曝最終虧損額可能達到5億元,而實現口碑、票房俱佳的只是少數。

估值下滑

樂視影業的當下發展情況也讓公司股東有所擔心。北京思偉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思偉投資」)稱,樂視影業長期對其隱瞞重要經營事項,置股東利益面臨巨大商業風險,嚴重侵害了全體股東利益。為了維護合法權益,思偉投資迫切希望了解樂視影業2015年6月11日以來的經營情況,但樂視影業拒不回應,亦不允許查閱,其行為致使該公司無從了解樂視影業經營狀況、監督樂視影業運營,思偉投資最終以侵害自身知情權將樂視影業訴至法院。

截至目前,樂視影業共有46位股東,除了有國資背景的股東思偉投資,亦有明星股東張藝謀、郭敬明、黃曉明、孫紅雷等。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過去《小時代》系列等電影的表現代表樂視影業具有一定競爭力,但今年樂視影業不僅作品數量明顯比以前少,同時已上映影片的票房表現也不好,處於起伏不定的發展狀態,這或許和樂視影業與樂視網之間試圖進行的資產重組涉及到股權和公司內部結構等方面,且長時間沒有完成交易、多次跳票的情況有關,也造成內部人員不穩定、軍心動搖,從而對公司發展產生影響,造成項目投入不到位、沒有創作出好的內容、市場把握出現偏差等問題。

如今樂視影業的估值已經出現下滑。在去年5月交易預案發布時,提出樂視影業100%股權的預估值為98.45億元,經交易各方協商,交易價格初步確定為98億元。對於這一估值,深交所曾發函問詢,當時樂視網在回復中以市場上已完成的交易數據為例,表示樂視影業100%股權評估增值率為366.94%,處於可比交易評估增值率的區間範圍內,且低於可比交易評估增值率的均值和中值。但據今年初,樂視控股將其持有的樂視影業15%的股權,以10.5億元轉讓給融創旗下的嘉睿匯鑫推算,樂視影業的估值為70億元,與此前的98億元相比,縮水了近30%。

轉型待考

今年6月,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在「樂視影業IP垂直生態戰略」發布會上曾表示,樂視影業「不用擔心錢,只要方向對,有的是錢」。對於當下的發展狀態,樂視影業也在進行布局和調整。針對目前的處境,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聯繫樂視影業方面,對方以時間不便為由拒絕了採訪。今年6月,樂視影業CEO張昭對外宣布,樂視影業將正式轉型為IP運營公司,構建IP(原創版權資源)垂直生態。

近幾年樂視影業不斷加大對IP的採購力度,2014年的IP採購金額為1561.29萬元,2015年的IP採購金額則為3731.04萬元,年增長率達到 139%。除此以外,去年5月樂視網發布交易預案時,曾披露募集配套資金的細節,其中計劃募集的50億元資金中,有3億元是用於樂視影業IP庫建設項目。據悉,該項目的建設期為2016年2月-2017年12月,投資資金將投入版權引進和版權自製兩個方面,其中版權引進涵蓋文學版權引進、音樂作品影視改編權引進和漫畫版權引進。

投資分析師許杉認為,目前IP呈現出兩極化的特點,知名IP受到眾多資本的爭搶,價格較高,而普通IP雖然價低,卻也無人問津,在該背景下,樂視影業拿到優質IP需要面對的市場競爭較大。與此同時,陳少峰表示,「IP只是一個入口,關鍵在於擁有版權的公司能否將其實實在在地開發出來,難度不小,且鑒於IP存在時效性,即消費者的喜好不斷發生變化,再加上電影市場的受眾也從過去的『80後』為主,逐步變為『90後』甚至『00後』市場,使得前幾年被受眾喜愛的IP可能在現階段出現受歡迎程度下降的情況」。

其實近年來市場上也不乏熱門IP在實現多元化開發後,實際效果卻不達預期的案例。從業者認為,樂視影業當下正處於調整期,股東、管理層出現變化,同時也會面臨資金問題。目前樂視影業雖然被樂視網較為看重,視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未來發展還在內容方面,是否有亮點、吸引觀眾的作品,是否有優秀的劇本,能否對項目的穩定投入、保證質量,從而提升自身在業內的競爭力。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鄭蕊/文 代小傑/製表

樂視影業大事記

●2011年

樂視影業成立

●2013年8月

樂視影業完成首輪2億元融資

●2014年9月

樂視影業宣布完成3.4億元B輪融資

2015年

●4月

樂視影業透露C輪融資接近尾聲

●12月

樂視網稱將正式啟動將樂視影業控股權轉讓給樂視網事項

2016年

●5月

樂視網發布公告擬購買樂視影業100%股權,標的作價98億元

●11月

樂視網稱預計樂視影業無法在2016年完成注入

2017年

●1月

樂視控股將樂視影業15%股權轉讓融創中國旗下嘉睿匯鑫

●6月

樂視影業召開發布會宣布轉型IP運營公司

●10月

樂視影業被股東思偉投資以侵害知情權起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床頭放一杯「救命水」,這兩個時刻最該喝
【嚴肅談性】婚姻7個保鮮術,讓你們「癢」得晚一點
威金斯頂薪續約!薪水僅次於杜蘭特排小前第六名
Quora精選:中國和日本,哪邊更適合居住?
英國這些地方,常有王室成員出沒!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