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細讀《資治通鑒》:魏惠王撿來的江山,並不是大人物就一定正確

細讀《資治通鑒》:魏惠王撿來的江山,並不是大人物就一定正確

整個戰國時期,雖然名義上還有周王朝的存在,大家也都知道周天子就在洛陽呆著呢,但大家都有槍標杆子,於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政權,誰也沒有強大到取代周天子一統天下的地步,於是神州大地上各種各樣的小國家太多了,誰都不想聽別人的,於是大家打來打去,《資治通鑒》里的戰國時代,就是每一年幾乎都有戰事,這是名副其實的「戰」國時代。

細讀《資治通鑒》:魏惠王撿來的江山,並不是大人物就一定正確

(戰國時期實在是一個戰亂頻仍的年代)

周烈王五年那一年,魏擊死了,就是魏斯的兒子,那個並不成器的魏擊死了,魏擊失去吳起之後,魏國一直就沒有再強盛過,他的死更是給魏國留下了大後遺症,啥後遺症呢?他死之前沒有立大子,不立太子,於是他的孩子們誰都想當國王啊,於是開始起了紛爭。

其實,魏武侯魏擊的問題最主要的是以下三條:

1、最大的問題:不會用人,這一點上他比他父親魏文侯差了很遠,魏擊顯然是個聰明人,而且是個個人能力極強的人,但問題就出在這裡,他個人總想憑一己之力統一天下,他忘記了一個國君最重要的事情是用人,而不是自己親自上。這對於後成的管理者來說,是個明顯的案例。後世統一天下的劉邦曾經總結過自己,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謀略上我不如張良,管理上我不如蕭何,指揮作戰我不如韓信,我能夠用好他們,所以我能夠得天下啊。這是劉邦的經營箴言。魏武侯的問題正在於他不會用人,放著吳起那樣的大才不能用,而使吳起出走楚國,結果楚國大興。

2、失敗的根源是窮兵黷武。如果仔細觀察《資治通鑒》的每一個年度,我們會發現,在魏擊在位的這些年時,他是經常上頭條(如果某一年無戰事發生,司馬光當年就空白,所以,有記載的都是頭條)的戰爭明星,某一年,他去攻打別人了,又某一年,別人來打他了。當然,這跟魏國的地理位置也相關,他處的位置就是一個需要不斷打仗的地方,只是他太沉迷於打仗了,沒有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國家的戰略,所以我們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戰略意義重大的政策指南,原因就在於此。魏擊太忙了,所以,他沒有沉下心來想想自己國家的戰略,於是,打啊打,老百姓得不到休養生息,國民窮困,於是國力日衰。

3、不立太子。這跟現代留下財產而不分配,任由孩子們爭奪是一樣的道理,不交代後事,不謀定後世,這也是一個管理者最大的問題,一個國家要可持續發展下去,管理者要思考的問題,繼承人也是極重要的。

周烈王五年,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國內亂。

這一亂就亂了三年,亂到什麼程度呢,到周烈王七年那一年,他們國家的大夫王錯在國內呆不下去了,出奔到了附近的韓國。

細讀《資治通鑒》:魏惠王撿來的江山,並不是大人物就一定正確

(影視劇中的魏惠王)

大夫是個什麼樣的官呢。諸侯國中的爵位分為卿、大夫、士三級,大夫比卿低一等。《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稱:「拜相如為上大夫。」當時藺相如比上卿廉頗官位要低。大夫一種官職,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級的大夫。 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顯然,大夫不如卿的官位大,但廉頗還是怒了,因為大夫的官還是相當足夠大的。也就是說,大夫這個官職至少相當於現在的部級官員,但依當時國家政治的簡單化狀況,大夫基本上接近於一個國家的宰相,也就是國務院總理這一級的職位,宰相都在國內呆不下去了,國家得多亂啊。

韓國有個大臣叫公孫頎的,他跟韓國的國王說,「魏亂,可取也。」魏國亂了,我們可以攻取了。他的判斷理由就是王錯的出走。於是韓國當時的韓懿侯聯合了趙國的趙成侯合兵伐魏。

戰於濁澤,大破之,遂圍魏。成侯曰:「殺罃,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二國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殺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貪也。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衛,則我終無魏患矣。」趙人不聽。懿侯不悅,以其兵夜去。趙成侯亦去。罃遂殺公中緩而立,是為惠王。

當時魏國爭王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魏罃,另一個是公中緩。韓趙聯兵圍魏之後,趙成侯說,殺了魏罃,立公中緩,割地退兵,對我們二個國家都是有利和。韓懿侯卻說,不可以,殺魏君,顯得我們殘暴,割他們的的土地,顯得我們貪婪,不如我們替他們作主,把魏國一分為二,從此之後,魏國就變成了宋國、衛國這樣的小國,再也不用害怕他了。趙成侯不聽,於是韓懿侯當夜就帶著兵撤走了。趙成侯一看,你撤我也撤。魏罃於是趁著兵亂的機會,殺了公中緩,成為了後世的魏惠王。

韓、趙兩個國君,都算大人物了,攻到城下,大兵壓境,卻因為如何處理戰果,最終意見不合,莫名其妙的撤軍了,大人物的決策不一定靠譜,歷史卻因為這些大人物而改寫了。

魏惠王魏罃的王位是撿來的,本來是任人宰割的份,卻在另兩個國家(國君)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得到了王位,實在是太意外了。

細讀《資治通鑒》:魏惠王撿來的江山,並不是大人物就一定正確

(《大秦帝國》中李立群扮演的魏惠王)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對這件事的評價是:魏惠王所以身不死、國不分者,二國之謀不和也。若從一家之謀,魏必分矣。故曰:「君終,無適子,其國可破也。」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國家不被瓜分,是由於韓、趙兩國意見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辦法去做,魏國一定會被瓜分。所以說:「國君死時,無繼承人,國家就會被擊破。」顯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第一卷的末尾原封不動的引用司馬遷的話,仍然在強調所謂的要立太子,強調「名分」的重要性,名分不定,國家會亂的。

細讀《資治通鑒》:魏惠王撿來的江山,並不是大人物就一定正確

(孟子見梁惠王圖)

魏惠王魏罃就是後來跟齊威王在「徐州相王」事件中互相承認對方為「王」的魏惠王(後因遷都大梁,也稱梁惠王),稱「王」意味著無視周天子的存在,魏惠王撿來的江山,坐了50年(這位活了82歲,戰國時期,這麼長壽的的國君無第二人),半年世紀,不短了。不過,如果不是魏惠王在位期間從自己的國土上走出了兩位傑出的天才的話(魏國有走失人才的傳統?),估計他還能當更久的國王,這是後話了。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細讀《資治通鑒》:司馬光的「自我打臉」與齊威王的反腐敗手段
篆刻入門:臨習漢印的完整過程及相應的問題
再讀趙之謙:看似無心經營,實則匠心獨運
細讀《資治通鑒》:豫讓的故事,一名刺客的忠誠
細讀《資治通鑒》:司馬光為啥要從「三國分晉」開始寫起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