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有哪些顯著的思維差異?
社會心理學中一直有個研究熱點: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有沒有思維差異,如果有,那是什麼?如果我模仿富人的思維方式,那會不會成為富人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1.社會階層產生的思維差異
根據國外社會學專家提出的意見:一般來說,一個人擁有的資源和公認的社會地位決定了這個人所在的社會階層,而社會階層和階級決定了你的思想方式。
(1)對於處在上層的人,他們的思考方式更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或唯我主義,他們更注重自己的狀態、自己的願望、自己的感情,以滿足自己的動機為主要考慮。
(2)對於處在下層的人,他們的思考方式更注重周圍環境,或環境決定論,他們更關心外界因素如社會約束(法律法規道德)、外在隱患和威脅、其他的個體。他們做事情更考慮除自己以外的影響。
2. 社會階層產生的原因
關於上面的結論,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聯繫在一起,可能就比較好理解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處於下層的人,因為其資源貧乏,社會地位較差,其需求滿足主要是處於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也就是更好的生存。而這兩個需求往往與外部環境有很大關係,因此,他們更加關心周圍環境和其他的個體。他們通過自身賺錢,因此更加需要維護自身形象而不是滿足自身需求。
處在上層的人則恰恰相反,其資源富足,社會地位較高,因此其需求更多是處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因此他們更加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需要通過偽裝自己來獲取資源),外界對其的影響也較小,所以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會以滿足自己的動機為主要考慮。
3.日常生活中的表現
想想自身與周圍的朋友,有沒有符合下面的表現
(1)窮人對外界威脅更敏感,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富人更重視自我表現和與眾不同,有時候為了追求一點點提升不惜代價。比如奢侈消費。
(2)根據對雙胞胎的研究,影響富人家庭小孩智力的因素中,基因成分佔70%,而影響窮人家庭小孩智力的因素中,基因只佔10%。因為出生在富人家庭中,受到什麼約束或要求更小,因此你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的發展;而窮人家的孩子受到了很多外在的約束和要求,反過來良好的基因受到環境的限制而缺乏表達,因此基因的影響減少,環境影響增加。
(3)在父母教育方面,窮人家的父母經常會問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得好不好,有沒有朋友,在學校有沒有聽話——他們更重視孩子對規則的遵守、對環境的適應;富人家的父母經常會問孩子:你怎麼想的,放心去做——他們更重視孩子的智力成長和主見。
(4)在情感判斷方面,窮人對別人的感情更敏感,判斷他人感情方面更準確(自身的不安全感帶來的能力)而富人家的孩子則在判斷別人感情狀態方面比較差。
(5)在解釋一件事的原因時,窮人更注重外在原因,富人更注重內在原因。
(6)在社交中,窮人比較注重安全和純潔,而富人則更重視公平和選擇。
4.思維能不能改變階層?
上面的論述都是階層對思維的影響,而思維能不能改變階層,目前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毫無疑問,一味的模仿會落入成功學的陷阱。如做事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眼高手低。畢竟成功不僅要靠自身,還與環境和運氣密不可分。超出別人一步是天才,兩步就是瘋子了。


※木木星座:10月11日星座運勢合集,這個星座會被綠?
※木木星座:本周各星座運勢合集,快來看看你的幸運日是那一天?
※心理學:為什麼鹿晗一公布戀情,有的粉絲就崩潰了呢?
※瞎扯:教你用最古老的方法進行周易算卦
※心理學:三個方法教你快速看透他人
TAG:木木瞎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