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西遊記》斷想

讀《西遊記》斷想

悅讀《西遊記》斷想

投稿作者 張俊海

一、真假悟空

悟空,一個充滿智慧的名字!

明代四大奇書之一的《西遊記》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對於其中的精彩橋段多數人也是如數家珍。如石猴出世、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個人認為,真假悟空一節,給人的啟示更大。

真假悟空就是我們當中的每一位。它的象徵意義在於每個人身上都有善惡兩面。真悟空是本我,溫良恭儉讓,正面形象示人;而假悟空是另一個惡我,虛偽、自私、狹隘、陰險、冷酷等深藏於內。吳承恩通過真假悟空的廝殺,揭示人性中的善良與醜惡、正義與邪惡、美好與醜陋的衝突,把複雜的人性展示的淋漓盡致。

真假悟空打鬥從地上、海洋、地獄、天空直到西天靈山,讓讀者目不暇接、驚心動魂,期間儘管分不出真假與善惡,但渴望正義戰勝邪惡的信念愈加強烈!

吳承恩對人性善惡衝突美學的精準把握,更使得它美的令人目炫,美的讓人深思!

二、十年等待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中,有句金頂大仙對來到靈山取經的唐僧感慨的話,感覺這話里有料。

「聖僧今年才到,我被觀音菩薩哄了。他十年前領佛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人,原說二三年就到我處。我年年等候,渺無消息,不意今年才相逢也。」三藏合掌道:「有勞大仙盛意,感激,感激!」

大仙被眉清目秀的觀音給忽悠了,而且被忽悠的相當嚴重。觀音菩薩打了誑語,可知神仙有時也是不靠譜的。而這一腔怨言,又是對唐三藏傾訴自己多年等待的煎熬之苦!

一個是堅守信念,年年等候;一個是鎖定目標,艱難前行。痴迷等待的和痴迷追求的是為了歷盡劫波,相逢一笑還是相遇心中那個有緣人?

三、天地本不全

細心的讀者讀到《西遊記》笫九十九回,會注意這樣一個細節:師徒取經東回的路上,經卷被水打濕放在石頭上涼曬,不料取下時經卷殘缺,由此引發師徒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三藏懊悔道「是我們怠慢了,不曾看顧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在這裡,悟空談笑間一語道破了天機:天地本不全!不是嗎,斷臂維納斯誰不說她美的令人窒息,這種美帶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之餘,又使人們有一種深深的缺憾之慨嘆!維納斯這種缺憾的美,正是應了天地不全之理!

所以,人生有缺憾也應屬正常之理了。

孜孜以求完美的人們啊,就不要對生活太苛刻了,古人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平常心態從容的看春花秋月,賞夏夜冬雪,順應自然走出心靈的樊籠,過一個大智若愚的簡單幸福生活豈不更好!

人生需要「八戒」,更需要「悟空」,這話有點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煥原創文學 的精彩文章:

心語精選,值得一讀!
六條說說,美到極致!
我知道,你一直都在我心裡
精美句子,入骨,經典!
被遺忘的美麗——淺談中國古典詩詞中女性外貌描寫的特徵

TAG:李自煥原創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