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降糖切莫「急剎車」
糖尿病的嚴重危害人所共知。急性血糖升高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急性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長期慢性高血糖則可導致心腦卒中、下肢血管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及糖尿病神經病變等慢性併發症。所以糖尿病患者都希望血糖能儘快地降下來。
但專家提醒,初次降糖要防「矯枉過正」。
案例1:48歲的王先生,體檢時發現血糖高,空腹血糖12.0毫摩爾/升,餐後兩小時血糖17毫摩爾/升,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王先生開始嚴格控制飲食並大量運動,同時口服藥物治療,5天後複查空腹血糖6.4毫摩爾/升,早餐後2小時血糖9.1毫摩爾/升,基本接近正常。
但是王先生卻出現了明顯乏力、頭昏,午餐前還會有心悸、多汗、面部潮熱等癥狀。王先生這下可著急了,趕緊來問醫生:「沒查出糖尿病之前,沒有哪裡不舒服,現在血糖降下來了,反倒全身不舒服。這是怎麼回事兒啊?」
醫生點評:由於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機體已經適應這種情況,一旦血糖在短期內迅速下降,患者不適應,就會出現頭昏、頭暈癥狀,隨著血糖進一步下降,還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等不適。這種具有低血糖癥狀但血糖在正常範圍的情況,稱為低血糖反應。
低血糖反應多發生於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由於患者血糖在短時間內下降過快或下降幅度過大,儘管其血糖仍在正常範圍內,甚至稍高於正常值,患者仍會出現心慌、出汗、手抖、飢餓等低血糖癥狀。
這是機體對於血糖劇烈變化不適應的一種表現,癥狀的輕重與患者的年齡、基礎血糖水平、自我調節、機體敏感性等有關。通常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這種癥狀就會逐漸消失。
案例2:35歲的周先生在體檢時發現血糖高,空腹血糖18.0毫摩爾/升,被確診為糖尿病。為了迅速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周先生選擇了加大藥量同時限制飲食的降糖措施。沒過幾天,周先生的血糖就從18毫摩爾/升降到了6.5毫摩爾/升。
但他卻發現視力越來越模糊,看東西總是有重影。於是周先生趕緊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告訴他這是因為血糖降得過快導致的眼部併發症。
醫生點評:當血糖快速下降時,血漿滲透壓驟降,血液中的水分向周圍組織轉移。當眼球內組織水分增加,眼球屈光度發生改變,從而導致視物時出現重影,引起視力模糊。
與周先生想法類似的糖友還有很多,他們把高血糖當成控糖大敵,恨不能立刻把高血糖消滅掉。殊不知,血糖降得太快不僅會損傷眼睛,還很容易矯枉過正出現低血糖。
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的危害絲毫不遜於高血糖。輕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出現心慌、出汗、飢餓,嚴重的可導致意識障礙、昏迷乃至死亡。低血糖也可引起心動過速及心律紊亂,誘發心梗及猝死。不僅如此,低血糖還可引起反跳性高血糖,影響對血糖的平穩控制。
有學者認為,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和由此引發的身體傷害會抵消一輩子控制高血糖所帶來的益處。
老年人由於機體各臟器調節功能下降、神經感覺衰退,比年輕人更易發生低血糖,尤其是無癥狀性低血糖症的發生率較高,危害更大。有鑒於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標準宜適當放寬,即空腹血糖低於8.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10.0毫摩爾/升就可以了,目的是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作者:宋協國(煙台市萊陽中心醫院)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耳鳴或是動脈硬化信號
※秋風起時,天乾物燥,唇乾勿亂舔,護唇有妙招
※每天只要這樣做6分鐘,就可以減少2/3以上的壓力,竟然還能改善腸胃功能
※它是13億人身邊的免費補藥,8-80歲都有效!可惜99%都浪費了
※撈麵和湯麵,究竟哪個更有營養
TAG:醫食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