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帝國之西南夷古兵:磨劍石竟然這麼炫

漢帝國之西南夷古兵:磨劍石竟然這麼炫

礪石:雲南晉寧石寨山7號墓出土

玉匙形劍礪。長7.4厘米。寬1.5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12號墓出土。

劍礪。長203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12號墓出土。劍礪是劍的重要配件,以供隨時可以磨礪用鈍的劍鋒。

玉劍格、玉劍彘。雲南晉寧石寨山7號墓出土。

【小鏈接】:

大漢帝國之西南夷古兵——雲南晉寧石寨山古滇國墓地出土冷兵器:

猴飾銅鉞。長14.4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12號墓出土。

儀仗兵器。新月形刃,橢圓銎。銎飾迴旋紋,菱格網紋。銎上鑄一猴,長尾拖地,口咬蛇頭,顯露出勝利的神情。

虎牛搏鬥銅戈長27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12號墓出土

儀仗用器,刃呈長方形,前鋒齊平。銎面刻對稱太陽紋、迴旋紋、鋸齒紋等。一虎、一牛分別處在銎丙端,其虎前足半卧,作欲撲狀;牛則頭向下沉,亮出鋒利的犄角,作好奮力反抗準備。整器透出虎與牛之間即將發生的一場生死搏鬥的緊張氣氛。

金臂甲。高18.7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12號墓出土

鳥踐蛇銎銅斧,雲南晉寧石寨山13號墓出土

通長23.5cm;銎寬15.5cm。這件銅斧的斧身扁長,中段收束,後部正中有三角形凸棱。橢圓形銎,銎面兩側對鑄太陽紋、迴旋紋、鋸齒紋等。銎背雕鑄2隻水鳥,背向而立,作引頸鳴叫、展翅欲飛之勢。

足下各踏1蛇。蛇身蜿蜒,兩尾相交,蛇頭緊貼鳥胸,似起支撐作用,使鳥身雖前傾而不失去平衡。造型別緻,構圖奇巧。在古代雲南,斧的用途除生產工具和作戰兵器外,也可用於表示王者權威的儀仗器。此斧銎背上雕鑄蛇、鳥,當為儀仗用具,以示權威。

刻紋金臂甲。高18.8厘米。晉寧石寨山12號墓

防護類兵器,呈圓筒狀,上粗下細,與人的手臂相合;通體無紋飾;筒側開口,邊沿有長方形穿孔,造型規整,做工精細。

三熊銅戈。長23.5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13號墓出土

扁圓銎,銎面兩側刻迴旋紋、圓點紋組合圖案。銎背雕鑄三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兵器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是古人天生神力還是現代人太弱?為何古人兵器現代人多半拿不動?
在古代戰場中,什麼冷兵器兵器最受歡迎?
河道里撿來的古董?大家看看這破舊不堪的匕首值錢嗎?
刀劍中的偽裝大佬,裝成這樣,誰能認得出來?
為什麼蒙古刀多是彎的?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

TAG:古兵器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