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以新為貴」還是「陳化生香」?
人們喝茶時往往會產生疑惑:茶葉有保質期嗎?為什麼對於綠茶來說,大家都覺得當年採的春茶的最好的;而紅茶、烏龍茶等則不那麼追求春茶,而且貌似對茶葉的保存時間也很少提及;在黑茶界,往往是有著「陳年某某黑茶」說法的茶葉更誘人;在白茶界可謂是「老臘肉」橫行,而且身價隨年份有增無減,否則,怎會有白茶「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之說呢?
到底是新鮮出爐的茶葉更好,還是經時間洗滌的茶葉更妙呢?
綠茶:「小鮮肉」的味道更鮮爽
綠茶生產有明顯的季節性,尤其是名優綠茶,往往在春天生產,全年銷售。綠茶自然是新鮮的更受歡迎,但最好不要剛做出來就立即喝。
營養學角度來講,最新鮮的茶葉營養成分不一定最好,並且新茶中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醇類、醛類物質會給胃黏膜帶來一定的刺激。如果要喝新鮮綠茶,最好在製成後半個月左右再喝。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潰瘍的老年患者,更不適合喝新茶。新茶會刺激他們的胃黏膜,產生腸胃不適。
白茶&黑茶:時間沉澱更顯風韻
白茶有著「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的說法,而以普洱茶為代表的「越陳越香」的說法均來自於民間經驗和總結,這也具有一定的科學原理。
經過合理存放後的茶,會有以下幾方面的變化:(1)香氣變得更加幽雅醇正,刺激性降低,香氣豐滿而不妖艷,這是因為低沸點和高沸點的香氣組分比例相對減少,而較幽雅的中等沸點的香氣組分的比例增加了;(2)滋味變得較醇和、滑口生津,飽口而不刺激,回甘加強,這是因為可溶性糖的含量隨著貯藏期的延長而增加,酸度下降,pH值呈上升趨勢;(3)湯色變得更加明亮,色度方面紅色和黃色比例增加,綠色減少,光澤度更好。
其他茶葉:放置一段時間更甘醇
其餘的茶葉品種,如紅茶、烏龍茶,其最佳飲用期,也是和綠茶一樣,要等上一段時間才好。這個時間段少則半月,多則三五月甚至要到二年。因為這些茶在製作過程中都會有炒制或者烘焙的工藝,要等到火氣褪盡後,茶葉內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酸度下降,口感才會變得更好。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中國茶文化中的「客來敬茶」
※守住一杯茶細細領悟人生
※女性朋友喝茶,這8個問題不得不注意
※何作如風雨人生普洱琴:他泡的茶,回味無窮
※茶言茶語:茶香有九種懂香才懂茶
TAG:江南茶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