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微觀甘孜】道孚民居旅遊帶富當地居民

【微觀甘孜】道孚民居旅遊帶富當地居民

【微觀甘孜】道孚民居旅遊帶富當地居民

道孚民居協會的部分成員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茜):道孚縣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從康定機場前往道孚縣的路上,除了藍天、白雲、青山、氂牛,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這裡的藏族特色民居了。白色的頂、硃紅色的牆,還搭配了不同顏色的幾何圖案,讓人不禁聯想起兒時用積木搭建的房子。

「我是道孚最漂亮的……哈哈哈哈……身材最好的……道孚縣的一枝花……哈哈哈哈」,尋著歡笑聲,走進一幢嘎依熱藏民居。五、六位藏族服飾打扮的阿姨圍在水池旁一邊開心地聊天,一邊做著藏族血腸。73歲的藏族人張桂芝是這幢民居的女主人,她們忙著做血腸迎接明天到來的一批遊客。近年來,道孚縣大力發展藏族民居旅遊,鼓勵發展家庭式賓館。縣裡很多家庭都加入了道孚縣民居協會,不管誰家有接待,協會裡的阿姨們都會聚到一起,幫忙籌備。身為民居協會副會長的張桂芝說:「我們這裡全都是民居協會的成員。(民居協會)是由婦女們組成的。開始的時候只有10家,然後12家,現在已經有150多家了。」

【微觀甘孜】道孚民居旅遊帶富當地居民

張桂芝與勒珠翁姆

在這個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的地區,家庭式旅遊接待項目已成為當地居民的賺錢之道,每家每年都能賺到5萬至8萬元。遊客在道孚縣不僅可以領略高原美景,還可以走進藏族家庭,品嘗藏餐,體驗當地人的生活。道孚縣民居協會主席勒珠翁姆介紹說,遊客們都是通過網路聯繫到她們,然後過來感受藏族的民居生活:「平時我們做接待,搞藏餐。藏餐用我們本地的土面,綠色食品嘛,牛肉、血腸。黃金周的時候(遊客)特別多。(血腸)有兩種,豬肉餡和牛肉餡的,加入野生的調料,很香的。藏餐有牛肉包子、酸菜包子、酥油包子、牛肉、手抓牛肉,還有土豆、洋芋坨坨、酸菜面塊、血腸、人蔘果、野菜湯,樣式可多了。」

道孚縣被稱為「藏民居藝術之都」。道孚民居俗稱「崩科」,藏語中是指「木頭圍起來的房子」,通常依山而建。房子以整棵圓木作為整體骨架,然後用泥土或片石築牆,前面及側面用圓木對劈,橫向堅排,兩頭互相咬合,剖面為內壁,房頂履以泥地或青瓦。民居內飾極為豪華,融民族風情、建築、繪畫、雕刻藝術為一體。房屋牆壁、門和樑柱上都繪滿了藏式壁畫,有的還雕刻著龍、鳳、仙鶴、麒麟等吉祥圖案。勒珠翁姆介紹說,她們的房子面積以空計算,四根柱子之間叫一空,一般來說道孚民居是25到50空不等,張桂芝家的房子有30空,算下來要六百平米的樣子。房屋外牆塗的顏色也是有講究,勒珠翁姆解釋說:「這顏色是我們藏族統一的。外面是白牆,上面是硃紅色的。房子每年我們要放一次白泥,白泥就代表一家人平平安安。(房子上)的硃紅色代表莊嚴和雄壯 。」

【微觀甘孜】道孚民居旅遊帶富當地居民

嘎依熱藏民居內飾

每逢重大的節日,藏族人都會提前製作血腸,因為血腸的製作工序繁瑣、耗時長,需要經過洗腸、灌腸、煮腸等多個工序。另外,血腸在製作過程中不被切斷,象徵長長久久和團結。張桂芝說,等十九大召開的時候,民居協會的100多個會員還會聚在她家樓上的大客廳里製作血腸,一起慶祝:「現在我們的當地政策好,特別是扶貧資金對老百姓是一步到位。我們啥都好,道孚縣一點污染都沒有。所以,我們協會就準備製作血腸,專門迎接十九大。記得十八大召開的時候,就大約70戶坐在我家看電視,吃東西、包餃子,今年我們也準備這樣子,所有的人都集中在這。因為(政府)真的對我們老百姓好,特別是對我們婦女關心的很。你就想想,我們現在坐在這就能賺錢,要是在舊社會,哪裡能賺錢,賺不到嘛。我們(舊社會)又沒讀書,讀不起書,沒文化,現在還能賺到錢。」

隨著這些年道孚旅遊業的發展,民眾也慢慢富裕起來了。每到冬天的旅遊淡季,張桂芝便和家人一起出去旅遊,目前已將東南亞的國家走了個遍。她希望,今後繼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踏踏實實地把民居接待做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劉濤王珂開客棧回應賣水貴 呼籲節約成本享受大自然
世界獼猴桃大會暨第六屆中國陝西(眉縣)獼猴桃 產業發展大會在眉縣隆重召開
恭喜!福原愛誕下女嬰重約6斤 老公傻笑結巴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