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流傳著三種反盜墓手段,有一種盜墓賊就不會去盜
我國古代有許多墓葬,而裡面不乏有珍寶的,所以就有很多人打主意,這也就成了盜墓賊,歷史上盜墓分官方的和民間的,官方的就像曹操時期的摸金校尉,而民間的就被統一稱為盜墓賊,有了這麼多盜墓賊就會有相應的反盜墓手段。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盜墓與反盜墓相互發展,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反盜墓就數秦始皇墓中的水銀河,當然還有一些特殊的,比如曹操設置的七十二疑冢,以及明朝南京十三城門出棺材,都是為了防止墓葬被盜。
民國的時候盜墓更是猖狂,洛陽有戶人家的 祖墳經常被盜,為了防止再次被盜,這家人竟然想出了「此墳已被掘九次,請勿再次光顧」。看著挺搞笑的,其實仔細想想這家人被盜墓賊折騰得不輕,越是混亂的年代,盜墓賊就越猖狂,在民國的時候,流傳著三種反盜墓的手段。
第一種「萬丈深淵」,聽著名字就夠嚇人的,在棺槨的四周挖上很寬的河溝,寬到只能用船划過去,在墓門哪裡放一個小舟,想要到達棺槨這裡,必須乘坐小舟,可是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小舟就會在中途沉水,盜墓賊就會被活活淹死。
第二種;「千鈞重閘」就是用沉重的石門(閘)懸在墓門上面,當盜墓賊破門而入時,石門就會自動落下,不是把盜墓賊砸死,就是將盜墓賊封在裡面。盜墓賊就算拿了陪葬品也活不出來。
第三種:木人看門」。在墓門後面安置可以轉運的「木製人」,盜墓者破門而入,木人手臂迅速合攏,將進來的盜墓賊的活活扼死。這種「木製人」相當於機器人,是一種機械反盜墓原理。展現了古人的智慧。


※挖開朱元璋孫子的墓,發現一水池,考古專家說另有玄機
※太監從宮中偷東西,為什麼不拿黃金反而拿了一個棋譜?
※慈禧平時最愛吃的兩道菜,一隻驢一隻虎,早已預示著大清要亡
※此人一出生天上烏鴉滿天飛,算命先生看到後大呼「大清要亡了」
※家中祖墳多次被盜,家屬想出一絕招,盜墓賊看後捧腹大笑
TAG:小郭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