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太監被歷史醜化,他統領的軍隊未嘗敗績,若鎮守京城恐無清朝
歷史不能改寫,但是歷史中一些小事卻能夠讓人回味無窮,因為那些因蝴蝶效應而產生的連鎖反應讓人不得不浮想聯翩。明朝作為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它的故事被大多數的朋友們所津津樂道,隨著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幾百年的江山也就此倒塌,但是很多人覺得納悶,為何明朝有一支未嘗敗績的軍隊,卻不用來鎮守京城?而它的統領曹化淳為何被黑為賣國賊?
歷朝歷代興起的時候通常都是通過戰爭,那就避不開一個問題,誰能夠擁有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誰就能贏得天下,但是明朝末年,軍備廢弛、缺兵缺餉的現象十分嚴重,甚至放眼歷史,可以說他是最羸弱的時代也不為過。
可是即便如此,矮個裡面總有些高個,明朝也不例外,他們的關寧鐵騎、孫傳庭的秦兵、秦良玉的白桿兵、盧象升的天雄軍都是威名遠傳的。但是今天要說的這支軍隊並未以上幾支,它的統帥就是曹化淳,這支軍隊直至全軍覆沒也沒有一個人選擇投降。
這支軍隊就是勇衛營,起初這支軍隊更像是皇家儀仗隊,行軍打仗能力並不強,崇禎上位後才重新整編,並任命曹化淳為統領,很多人也許會說,就是這宦官禍國殃民,開城門放李自成進京,其實這都是野史杜撰,醜化了大部分的宦官。曹化淳跟隨崇禎多年,可以說是崇禎最信任的人,而他對崇禎也是忠心耿耿,此人還有一強大之處,就是他訓練軍士的能力極強,他帶出來的兵都特能打,最關鍵的問題是李自成進京的時候,曹化淳早已告老還鄉,談何「開門迎賊」?
然而明朝滅亡的時候這支軍隊並沒有被安排鎮守京城,他們在南北戰場奮勇殺敵,歸屬南明後,他們與清軍戰至最後一刻也沒有人投降,之所以讓人浮想聯翩正是因為這支軍隊在此前未嘗一次敗績,甚至多次擊退李自成。
那是1636年,勇衛營將領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逼退清軍,隨後又以1萬人的兵力鎮壓農民起義。1641年,雖然勇衛營的主將孫應元被李自成所殺,但是他們的拚死抵抗一度讓李自成想要放棄北上。而此時他面對的並非勇衛營的全部兵力。
所以說這支神奇的軍隊才會留給後世無限的遐想,若是他們鎮守京城,也許歷史將改寫,明朝再續數百年了。


※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幾百年爭議不斷,有「崇禎非亡國之君」一說
※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假如他堅持上朝,明朝能否扭轉乾坤
※明朝最彪悍的一支軍隊,狼性作戰所向無敵,倭寇見之必喪膽!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