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光伏光熱技術+太陽能煙囪效應,強化地下空間自然通風

光伏光熱技術+太陽能煙囪效應,強化地下空間自然通風

地下空間地勢低且相對封閉,易沉積污染物。自然通風無需動力設備,但受外界氣象條件影響大,通風量不穩定。為彌補自然通風的不足,常利用太陽能對其加以強化。太陽能煙囪利用太陽輻射加熱風井的空氣,空氣吸熱後產生浮升力形成煙囪效應,即達到強化自然通風的目的。

光伏(PV)發電技術是一種常見的太陽能利用技術。因接收的太陽能大部分轉化為熱量,PV組件因此溫度升高,進而導致光電轉換效率降低。光伏光熱(PV/T)技術則集光伏發電和太陽能光熱利用於一體,它不僅可以降低PV組件的工作溫度,提高其發電效率,還可以回收低溫餘熱,提高太陽能綜合利用率。

該文提出將太陽能煙囪效應與PV/T技術相結合,採用PV/T集熱器產生的熱水送入換熱器,加熱風井空氣,以強化地下空間自然通風。基於質量和能量守恆,建立了風井通風性能的數學模型,並初步探討了通風效果的影響因素。

研究表明,風井內換熱器存在最大有效管排,管間距為0.032、0.038、0.047 m時,換熱器的最大有效管排數分別為9、13、18。在有效管排數範圍內,隨著管排數的增加,風井出口溫度升高,通風量先增大後減小;空氣質量流量則隨著風井高度增加、熱水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隨熱水流速增大而緩慢增大;風井出口空氣溫度隨風井高度增加而降低,隨熱水溫度升高、流速增大而升高。

實際工程中,應根據不同類型的地下空間通風需求,考慮PV/T集熱器(集熱面積、集熱器連接方式)、風井幾何參數及換熱器布置形式之間的相互匹配問題,並針對上述問題做進一步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業工程學報 的精彩文章:

北京東南郊土壤和農產品酞酸酯污染風險評估
電子果實模擬果實振動採收
依據鮑魚殼體附著物的去除效果選擇切削工具
水土流失防控:微生物砂漿防護技術

TAG:農業工程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