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專治鼻炎!
俗話說,「秋天到,鼻炎鬧」。秋天是鼻炎的高發期間。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一到秋天,鼻炎就像被施了洪荒之力般來折磨自己。
那麼,我們該如何拯救一下自己的鼻子呢?
秋季鼻炎為什麼容易發作
鼻炎是個小鬼,不可怕,卻很難纏!很多人一到秋季換季的時候,就不停的打噴嚏、流鼻涕。
鼻炎是西醫的病名,西醫把鼻炎分得比較細,有急性,慢性之不同,慢性鼻炎又有單純性、肥厚性、萎縮性以及過敏性之不同。另外還有鼻竇炎,亦類似於鼻炎。其治法一般是見症治症,或者宣通鼻竅,或者消炎殺菌,甚或手術切除。然而,即使是手術也沒非是根治之法,因為鼻炎並非只鼻子出了問題。
咱們先簡單說一下為何秋季鼻炎如此高發?
季節轉換時人體需要能量較平時多,在秋冬收藏的季節,陽氣護衛人體體表能力不足,寒邪就很容易侵入人體,機體抗擊寒邪外出,就會出現鼻炎的好多表現。鼻炎實際上就是個寒證。
反應到身體上,鼻炎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中醫如何看鼻炎?
這要從《黃帝內經》說起了,《經脈篇.第十》中指出:肺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可見,寒涼飲食不僅傷脾胃,也會循經到肺,從而導致肺中寒濕重,而肺開竅於鼻,肺寒重的人,就容易引發鼻炎。
其次,肺合皮毛,外感風寒也會導致寒邪由體表入肺,導致肺寒濕偏重,這也是感冒後鼻炎會加重的原因。
秋季在五行中代表金,對肺的考驗極大,這也是很多朋友鼻炎在換季的時候容易發作的原因。
另外,《經脈篇第十》中: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頞中」這個地方就是鼻子裡面。由此可見,鼻炎,與胃也有直接聯繫。本身脾和胃是互為表裡關係,所以鼻炎患者一定是脾胃長期虛弱之人。
鼻炎誤區知多少
看來,鼻炎不光是鼻子的問題,不從恢復身體整體的思路來治療,鼻炎何來治癒的可能?不光如此,很多人認為鼻炎就是有炎症,真的是這樣嗎?
歐洲人的鼻子之所以高大隆起是因為歐洲人所處的環境溫度普遍低,需要厚大的鼻子保溫,這是生理現象和外界環境相互適應的關係。而在這種狀態下,也就間接的證明直接吸涼氣對我們身體是有影響的。
鼻炎患者鼻腔的循環本來就是慢的,有停滯的「垃圾」。秋冬天鼻子更容易吸涼氣,涼氣,本身是「寒」,「寒」的性質就是停滯,這才會加重鼻炎。
所以如果以為鼻炎就是炎症,炎症需要消炎,需要清熱葯,那就錯了。如果清熱葯能對治鼻炎,秋冬天裡的涼氣按理說就不會使得鼻炎加重了。
鼻炎患者有哪些隱匿表現呢?
①鼻炎患者不僅肺寒重,脾胃也是虛寒的,因此,手掌大魚際容易發青。
②長期鼻塞,用嘴呼吸,下嘴唇就會偏厚一些。
你是不是躺槍了?
鼻炎怎麼治療呢?
說了這麼多,鼻炎到底怎麼治才好?平時有什麼小方法,經方又有什麼大招呢?
①醋泡姜
1、生薑切片
2、把切好的薑片放到一個玻璃瓶里,倒入米醋或陳醋,
3、醋倒滿,沒過生薑,感覺過酸的人可以加一點白糖,改善口感。
4、取一小塊保鮮膜,蓋在瓶口上,
5、蓋上蓋子,密封結實。放陰涼處,2-3天後就可以吃了。每天早上可以吃2-3片。
【生薑具有散寒,降胃氣之效。】
② 艾灸
如果鼻炎發作的時候,可以艾灸迎香穴和肺俞穴(每次每個穴位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艾灸前後多注意喝米湯補充津液)。
③經方放大招
思路一:
「胃經,起於鼻交額中」,此處的「額」指的就是鼻竇處。所以說,鼻炎可歸屬與陽明經病,在經方體系中,陽明經病的主方為——葛根湯
葛根本身有升提津液,而且有清局部鬱熱的作用。
葛根湯原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生薑三兩,炙甘草二兩,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
思路二:
既然鼻炎為陽明病,與胃相關,那咱們就要考慮脾胃相表裡,也不要忘記恢復脾的功能——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湯化裁自《傷寒論》的理中丸
理中丸原方:人蔘 乾薑 炙甘草 白朮各三兩
參考劑量:紅參30g 乾薑45g 炒白朮30g 炙甘草30g 生地90g 制附子30g(先煎90分鐘)
思路三:
「肺開竅於鼻」,鼻炎的問題與肺寒重也有很大關係。而持續的溫肺,離不開中藥——乾薑。所以可以階段性的應用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原方:麻黃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乾薑三兩,炙甘草三兩,桂枝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最後,小編提醒大家,徹底治療鼻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過程中,需要考慮每個階段的用藥。比如在使用小青龍湯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小青龍湯會導致的發汗、傷津液的問題。一定不能看到葛根湯就用葛根湯,看到小青龍湯就用小青龍湯,具體一定要辨證,而且一定要注意「保胃氣,存津液」。
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更是要謹慎。
如果看完此篇,你還是覺得有點暈,那可能是因為每個人的具體表現症紛繁複雜,你一時間不能從中抓住關鍵信息。這個時候,你需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切不可原話照搬的用方。
如果系統學習中醫,可以觀看優酷視頻《小道經方》
熬藥方法:
如果有附子,需要將附子先煎90分鐘,然後將剩餘藥材倒入鍋中,第一次煎藥時間為大火燒開,小火煎50分鐘,倒出藥液。
將剩下的藥材再加水,大火燒開,小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
服用方法:
將兩次的藥液合到一起,攪拌均勻後分成兩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飯後十分鐘到一個小時服用。喝之前熱透。
特別說明:漢製劑量一兩約等於15.625g。
所選方劑,僅供參考,方劑的選用化裁一定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整體情況,如有需求,需遵醫囑。
版權聲明
⊙本文為【小道經方】(微信號:xiaodaojingfang)原創
⊙如有需要,在標註清楚出處的前提下,允許轉載。
更多精彩的養生內容,中醫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道經方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小道經方》的疑問,可以聯繫小道經方工作人員,我們會為您做專業、詳細的解答。
優酷搜索視頻:小道經方
小道經方QQ群: 21535031


※驚呆!一吃辣椒就拉肚子竟然是好事!「己安先生講傷寒」
※給大家自我介紹下,我是「胃」,我最近很不舒服
※得了一上班就要崩潰的病!怎麼破?
TAG:小道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