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崔愷:「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它」

崔愷:「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它」

原標題:「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它」

建築師吳良鏞等人當年繪製的北京圖書館建設方案效果圖

筆者採訪崔愷院士 趙 亮 攝

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即國家圖書館的前身北京圖書館)於1987年7月1日建成,同年10月正式面向公眾開放,至今正好30周年。為配合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建成30周年紀念活動,國圖「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啟動了相關專題資源建設工作,派出工作人員歷時4個月赴北京、廣州、南京、上海等地,對當年參與總館南區建設的建築師、工程師及相關親歷者進行口述史採集和整理工作。本欄目將陸續摘登參與此次採集工作的館員的部分日誌,讓讀者從另一個視角了解國圖總館南區建設過程中的故事和館員們訪談中的真情實感。

崔愷,1957年8月生,畢業於天津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

2017年3月初,我突然接到「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建成30周年專題口述史」的採訪任務。3月下旬的一天,國圖基建處的高級工程師胡建平打來電話說,近期可以採訪南區改造工程總負責人崔愷院士。當時,這個專題尚在規劃與設計中,作為採訪人,我還沒來得及做好功課和準備,但胡工說,崔院士馬上要出國3個月,走之前要來跟館長會談,我們可以藉此機會做一個採訪,給我們半小時時間。

對於崔愷,我當時除了聽說過這個名字以外,其餘一概不知。時間緊、任務重,我趕緊求助於網路,胡工也貢獻了寶貴的資料——將崔愷在國圖總館南區改造過程中的16次現場設計工作記錄交給我。最終,採訪時間定在了3月30日上午10點。

在正式採訪前從未與受訪人見過面,甚至都沒有電話溝通過,這是口述史採訪的大忌。然而,面對這次專題口述史採訪的時間要求和條件限制,採訪工作就這樣「勢不可擋」地拉開了帷幕。我誠惶誠恐,又有些焦慮……

3月30日早上,我和兩位攝像經驗豐富的同事田艷軍和趙亮早早地等在了採訪地點——「中國記憶」口述史採訪室。生怕耽誤了留給我們的這寶貴的半小時,我們甚至連廁所都不敢去。10點到了,人沒有來;10點半到了,人還沒有來。給胡工打電話,不接;給他發微信,沒迴音。就這樣,我們3個人茫然地等待著……

過了11點,終於接到了胡工的電話:「我們馬上過來。」當時,我正準備出門打水,立馬掉頭回來。趙亮拿起照相機衝出門去,此時,胡工已經陪著崔愷出現在了走廊的南端。崔愷面帶歉意地笑著說:「跟館長聊得太嗨了,來晚啦,抱歉啊。」

採訪進行得很順利,原定半小時的採訪,實際上聊了45分鐘。與之前想像的可能「有些小傲慢的」院士不同,崔愷給我的印象是一位有良知、有責任、有深厚人文關懷也不乏風趣的建築師。

他記得當年北京圖書館建設新館的時候他還在天津大學讀書,在那個時代,他們都特別喜歡現代建築,當時他們都特別喜歡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鍾訓正先生的設計方案。但是當他後來看到現在的這個比較傳統的方案時,也開始慢慢地認可這種文化上的傳承。

他說,自己是帶著崇敬的心情來做這個改造工程的。「我特別尊重我們的前輩,他們的功力,他們在推敲這個建築時很多的控制、把握,讓我覺得我們這些後人的基本功有時候都沒有這些老先生紮實。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它,去維護它原來的設計的品質。」

在整個南區改造的過程中,崔愷採用了一種回歸「工匠精神」的方法,他說自己特別喜歡去工地跟工長或工人們現場互動切磋。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通過現場設計解決了不少問題,尤其是很多空間交接的地方,圖紙上原來反映的不是很清楚。而現場解決這些問題讓我覺得挺有意思。在整個國圖南區改造的過程中,我有比較深的幾點感受,一個是我們對於前輩的尊重,一個是我們對文化建築的一種態度,還有就是對工程的責任感。對我們來說,內心也有很好的收穫。」

採訪最後,我問崔院士「在整個改造工程中有沒有遺憾的地方」,他遲疑了一下,說:「我個人的一種希望是,國家圖書館應該是一個非常開放、非常友善的建築,我希望它能有更多的空間給讀者使用。這個建築從規劃設計開始就是一個園林式的建築,裡面有很多的院子,所以我當時曾提出來,能不能讓讀者進到這院子……」當年,老一輩建築師們在構想和設計北京圖書館的時候特意採用了這種中國傳統建築圍合式的特點,用一個個內庭院將12個單體建築連接在了一起。由於各種原因,國圖總館南區的這些內庭院一直沒有對外開放過。

那天工作結束,我在微信朋友圈裡寫道:「採訪成功,等待值得。」

(作者單位:國家圖書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中委航天合作發揮示範效應
通用捲入「神鋼」作弊案 日本製造業遭廣泛質疑
14歲視障少年吹口哨奪冠軍 會演奏十餘門樂器
西班牙在「加獨」陰影中迎來國慶日,兩派民眾心情對比強烈
躍躍御市:日系企業無處不在的造假與瞞報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