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養生防病指南,最好背下來
怡情健體膳食導引糾偏
十月健康
10月,金風颯颯、碩果累累。是秋季的晚秋時節(秋季分為三個階段:季秋(早)、仲秋(中)、孟秋(晚))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晚秋
晚秋
毛寧
00:00/03:31
十月節氣
10月節氣:10月8日寒露,10月23日霜降。過了霜降就要入冬了~
寒露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體了,特別要注意腳部保暖,以防「寒從足生」。
霜降
霜降是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天氣漸冷、初霜出現,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身體的影響。
十月養生
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搜索公號天下養生網,將為您提供最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
加強鍛煉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等,老人做做太極、四字訣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調理脾胃
10月應盡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調理脾胃吃些小米山藥粥、捶捶脾經、保持心情舒暢。
適時進補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葯代食,提倡食補。還沒太涼的此季燥熱的羊肉就不要早早的上餐桌了,代之以鴨肉板栗湯等平補為佳,否則加重秋燥就不好了!
預防秋燥
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適當的選食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
預防秋乏
俗語說的好「春困秋乏」。秋乏,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十月防病
10月秋風陣陣、涼爽宜人,在感受這份舒爽的同時,殊不知一些潛伏的「秋季病」也悄然而至。因此,秋季加強疾病的防治,對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感染性腹瀉
臨床表現
腹痛、腹瀉,腹瀉次數一般一天3-10次以內,重者一天內可達幾十次;
大便性狀常見有稀便、水樣便、洗肉水樣便、粘液便等;
部分病例可伴有發熱、噁心、嘔吐、脫水等不同癥狀或體征。
病因與傳播渠道
GIF/82K
病因
秋季導致感染性的腹瀉主因是
病毒感染,有霍亂、傷寒、副
傷寒、痢疾、輪狀病毒等,一
般嬰幼兒多發。
GIF/82K
傳播渠道
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
通過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
玩具、衣物、用具等間接傳播。
如何預防
預防關鍵是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注意為孩子保暖,避免其腹部著涼;
經常對家中嬰幼兒的奶瓶、水杯等用品煮沸消毒;
6個月-3歲的寶寶,可以在每年7-9月份接種輪狀病毒疫苗進行有效預防。
呼吸道傳染病
10月份是一些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時節。此時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臨床癥狀
急起高熱;
全身疼痛;
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
如何預防
加強鍛煉,根據氣溫變化適時添加衣服;
注意保持空氣流通,盡量減少到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集會;
發生病例後,要及時治療;
探望病人要注意自我保護,帶口罩;
對流感、流腦、麻疹等,還可注射相應疫苗預防;
注意飲食衛生。
季節性抑鬱症
天氣日漸轉涼,反而會出現心情鬱悶,四肢發麻、疲憊、失眠等情況,其實秋天是季節性抑鬱症的高發期。
病因
造成秋季抑鬱症的原因中,「陽光不再充沛」是第一大因素。當陽光強度降低時,由它控制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分泌減少,這會使人體細胞興奮性降低,人的情緒就會變得低沉,嚴重者就會引發抑鬱症。
皮膚病
秋季皮膚水分易流失,從而降低皮膚的屏障功能,易出現皮膚過敏問題。
秋天是大閘蟹等蟹類美食上市的季節,因吃蝦蟹過敏的病人也會增多。
這一方面跟病人的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有很大關係;
另一方面,蝦蟹類食物中的異種蛋白質含量很高,性寒且帶濕毒,屬「發物」,皮膚病患者或皮膚易敏感的人不宜吃。
這麼好的知識,分享給你親朋好友,他們會感謝你!
來源:安徽省衛生計生委
價格低、質量還好,去哪找啊?
長按下方二維碼自動識別,或掃描
久久低價手機版:m.99dijia.com
分享健康、是在播撒幸福的種子!


※這種菜能刮油、能補鉀!是正能量秋季菜!
※內衣清洗的5個錯誤!不知道會招病,你可別這樣洗
※你還不知道嗎?這麼做讓你牙齒很受傷
※「三高」的朋友,這張飲食清單要收好
TAG:天下養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