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虐前的陽光柏林,希特朗的納粹政府
天下
10-13
1937年,納粹德國二戰前首都柏林。這時候的柏林看上去經濟非常的繁榮,平民百姓安居樂業。
德國柏林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還沒有被納粹的陰影所籠罩,陽光明媚的廣場上的孩子,和公園裡賣食物的小販仍彰顯這座城市的生機。
1937年五一節,柏林街道的集會絲毫沒有預兆暴虐與殺戮即將到來。
納粹標誌和柏林大教堂外的五朔節花柱,士兵和市民在裝飾一新的柏林街道上集會。誰也不知道八年後,這裡會被戰勝國蘇聯及其盟友攻佔,變成一片廢墟。
這些彩色照是由已故的挪威籍工程師托馬斯·諾伊曼拍攝,當時的他正在德國工作。諾伊曼的女兒將這些照片捐送給了挪威國家檔案館。
在充滿活力的市區,柏林當時正處在阿道夫.希特勒和由他掌權的第三帝國的鐵腕統治下。
建築物上雖然掛滿了納粹標識,但是卻不影響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幾個小夥伴在火車站開懷大笑,沿街售賣香蕉的小販,納粹德國士兵的汽車停靠在廣場旁。
希特勒統治的柏林正欣欣向榮。希特勒在1933年民主魏瑪共和國倒台後掌握實權。當時,大衰退造成嚴重的經濟問題,促使普通的德國民眾轉而支持極右政黨。
在希特勒鐵血統治下普通柏林市民的日常生活。納粹政府通過開展大範圍的市政工程,包括建設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業率。
寧靜的柏林街道,市民們享受著午後的暖陽,一切也都欣欣向榮,和諧美好。
除了令人恐懼的插滿納粹旗幟的建築外,納粹政府做了很多收買人心的舉措。通過增加軍費支出和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恢復了市場的繁榮,結束了大規模失業問題。


※在一線城市打拚的年輕人,他們擁有這些家當
※女教師近距離拍攝大白鯊,網友讚歎天真藍
※令全世界都嘆為觀止的中國十大奇蹟工程!
※雙胞胎「學霸」
※日本的男藝伎,賣藝不賣身,只為傳承藝術
TAG:按圖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