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情小楷的傅汝明告訴我們:我「專一」起來自己都怕……
汝明兄真可謂善書者!功力之深厚令人嘆服。小楷最為精工,鐵畫銀鉤,勁健清雅。大楷多有顏體風致,樸拙率意。行草書亦揮運自如,灑落之趣躍然紙上。
——鄧寶劍(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書法系主任)
十多年前,江蘇省青年書協成立時舉辦兩次書法展,推出過幾位金獎作者,傅汝明就是其中一位。今天,金獎中的其他幾位比如管峻、宇文家林等因為頻頻在全國大展中獲獎而漸成青年名家,只有鍾情小楷的傅汝明,至今還顯得比較沉默。
傅如明先生書藝簡析
文/深圳李志宏
書雖一藝,其學非小,所謂融通天地,涵容今古,與萬物相承相通。昔人論書,言談紛呈。以本體論之,曰囊括萬殊,裁為一相;以心學論之,曰達其性情,形其哀樂;以功能論之,曰同流天地,翼衛教經。
今日書壇,表象繁華,派別林立,無知者靡然向風,為有識者所譏。書迄於實用,迨魏晉右軍逸少起,乃行大道,學者翕然宗之,衣缽相承,遞相流衍。書者,本為雕蟲小技,展卷雅賞,陶冶情操,深淺厚薄,自有公論,焉能私立派名?潛心於此道者,自能專心致志,寵辱皆忘,余謂江蘇如明傅先生,誠深諳此道者也。
《世說新語·棲逸》1,小楷,紙本,42x19cm,2017年。
先生曾於農村中學任教多年,後於北京師範大學攻讀書法碩士,齋號得一。先生不獨善書,於教育,學術,古文字諸領域皆有建樹。書者,非筆墨技巧無以闡其妙,唯筆墨技巧則無以達其情,故東坡有詩云,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魯直又雲,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故曰,學書者,初業書要類乎本,定其形勢,中於規矩,技進乎道,探求義理,追本溯源。傅先生於書法創作,可謂難矣,不法古人,法無一可,盡似古人,何處有我。臻於妙境者,真如夏蜂釀蜜,春蠶吐絲。先生精楷法,行草,大小皆能,以楷書論之,先生大楷得顏清臣《麻姑仙壇》,《勤禮碑》,或方圓藏露、或逆順向背,輕重肥瘦濃淡濕澀,聚散疏密,盡得其妙,於空間布局,結體取勢,尤為重視。
《世說新語·棲逸》2,小楷,紙本,42x19cm,2017年。
蘇子美曾雲,善為書者以真楷為難,而真楷又以小字為難。先生精大楷而工小楷,更為難得,余觀先生小楷,其取法隱約可見,以北朝墓誌,鍾繇右軍小楷,下追文衡山,黃道周,其書結體小疏,天骨爛然,姿態橫出,有威風千仞之勢。使筆用鋒,鐵畫銀鉤,無字不以奇勝,字距緊行距寬鬆,大小不一,齊而不板,珠璣羅列,昔楊少師《韭花帖》亦喜疏朗布白,形散神聚,昭然絕異,先生之書與《韭花》神通也。
東坡謂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又余。書之妙,貴其難,余謂傅先生之楷書,通其妙矣。先生行書,喜作小品扇面,從容不迫,蘊藉含蓄,雅緻清純之氣息流溢字裡行間,其書筆意蕭散簡遠,清通平實,結體布白,有右軍子昂意趣,拙中寓巧,靜中求動,格調不俗。
《世說新語·棲逸》3,小楷,紙本,42x19cm,2017年。
書藝非止於寫字,技巧筆墨結構,經名師指點,臨池勤學可得,然高瞻雄視者,視書為小技,獨以小技譽於當時,有之,以此揚名後世,則未之聞也。先生多年從事書法教育,學術研究,於高等院校,講中國書法史,書論以及行,楷草等書體概論及技法,於甲骨文金文也有論文見之於各大報刊。教授技法,如古人所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講書史書論者,則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書學至今,體系眾多,交叉複雜,學者不可偏於一隅,閉門造車,不可漫遊四海,空談義理。當根植於書學傳統,知其緣由,能書能鑒,飽所未聞,始能青出於藍,抱玉握珠也。
《世說新語·棲逸》4,小楷,紙本,42x19cm,2017年。
書為藝術,技巧、悟性、學養、見解、格調均不能少,書藝若要達到高妙之境界,品格和學養,誠為砥柱。先生學養精深,胸次廓然,為人樸實謙遜,學藝真誠至純,雖少言語,於書藝多有體悟,余多次邀請先生於書法天下網作一專題久矣,先生謙讓再三,今得成此願。先生書藝高出吾儕遠甚,常以後學自稱,先生不怪余淺薄,拙文奉上,望識者鑒之。(2013年1月8日誌宏於深圳西鄉)
傅如明小楷
傅如明(汝眀),原本是蘇北一所農村中學的教師,因為愛好而與書法結緣。2002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攻讀美術學書法方向碩士學位,畢業後去西安工業大學從事書法教學,教出了好幾位在全國展中獲獎的書法本科學生。他從南至北,從東到西,始終是在勤奮而平和的狀態里,抒寫著自己清寧的心境。
傅如明臨《玉版十三行》
優秀的帖學書家,一般都較為注重篆隸的底蘊。有了金石意味的深度涵養,從線質的內美到節奏的蘊藉,自然都有品級的不同。汝明師兄下一步的追求當是線質的古厚,結體的生拙,章法的不期然而然,從以法立意轉向以意生法。
藝術家簡介
傅如明(傅汝眀),江蘇省東海縣人。
博士, 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
現任教於西安工業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書法教育教學與理論研究
主要從事書法教育教學、創作和研究工作。主講中國書法史、中國古代書論、行書概論與技法、草書研究、甲骨文金文研究、歷代名作欣賞等課程。
著作:
《中國書法經典百品叢書·碑刻書法百品》(世界圖書出版社)
《中國古代書論選讀》(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榮寶齋書譜·王羲之小楷技法解析》(榮寶齋出版社)
《書法篆刻創作》(上海交大出版社)
《行書教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書法創作與欣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參編《中國書法年鑒》、《中國美術百科全書》、《書法鑒賞》等。
出版書法教學光碟《全國高等院校書法專業考前輔導·法書臨摹》、《全國高等院校書法專業考前輔導·名帖精講》、《全國高等院校書法專業考前輔導·書法創作》一套(北京電影學院出版社)。
發表書法研究論文十餘篇。
書法創作:
書法作品入展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展及單項展十餘次,其中一、二、三屆「蘭亭獎」入展並獲獎。
(1) 首 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2002.9) 。
(2) 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2006.12) .。
(3) 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獎提名(2009.11)。
(4) 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2000.12)。
(5) 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1999.12)。
(6) 第四屆中國書壇新人展(1998.10)。
(7) 慶祝建黨85周年書法展(2006.7)。
(8) 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2007.11)。
(9) 全國首屆冊頁展(2008.7)。
(10)全國第二屆青年展(2009.9)。
(11)全國第三屆正書大展(2002.9)。
(12)全國第三屆扇面展(2010.7)。
(13)全國第十屆書法展(2011.9)。
(14)首屆江蘇省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金獎(2000.9)。
(15)「走進新世紀」江蘇省青年書法篆刻精品展金獎(2001.10)。
? 墨池學院特邀 傅如明老師,以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為例,解析小楷的臨摹與創作,提高我們對小楷臨創技法和格調的深層次認識。
? 課程安排:
第一節
2017年10月28日 19:00
一、初學小楷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工具準備
筆,墨,紙,硯
二、小楷的技術要素
小楷有自己的技法系統,不是將大字寫小就是小楷。
1.筆法特點
起筆,行筆,收筆技術
點、橫、豎、撇、捺、挑、鉤、折技法演示
2.結構特點
寬綽有餘
3.章法特點
有行無列,參差錯落
三、小楷的藝術風格
小楷的格調要古雅空靈,只有技術沒有藝術,不算好的小楷。
要麼飄逸空靈,要麼樸拙古雅
四、學員作業點評
第二節
2017年11月04日 19:00
《玉版十三行》是王獻之小楷代表作,被譽為「小楷極則」,筆劃雋秀挺撥,結字蕭散逸岩,顧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傅如明老師以小楷為最,平和簡勁,取法晉唐,尤多大令玉版神韻,而又自出樞機。
一、簡析王獻之及其《玉版十三行》
1.王獻之及其小楷
2.《玉版十三行》內容及書法藝術風格
二、《玉版十三行》點畫特點
筆法解析與示範:起筆,行筆,收筆
《玉版十三行》筆法特點及寫法:
點(單點、呼應點、撇點)
橫(長橫、短橫)
豎(懸針豎、垂露豎)
撇(短撇、長撇)
捺(正捺、反捺)
挑(重挑、輕挑)
鉤(豎鉤、戈鉤)
折(方折、圓折)
三、《玉版十三行》結體特點
1.行書偏旁
2.字形寬扁
3.字形縱長
4.收放變化
5.錯落變化
第三節
2017年11月11日 19:00
一、如何進行小楷作品的創作
1.技術精微,格調至上
筆精墨妙,寬綽而有餘,散朗多姿。
2.形式與內容和諧統一
斗方,扇面,手卷等
3.結合《玉版十三行》筆意創作作品
4.創作示範
斗方,扇面
? 詳情見海報上:
第一節課 一元試聽
【報名諮詢】
掃碼直接進入墨池公眾號獲取報名鏈接
如有疑問可諮詢您的課程專員:小軒(微信:mochihubei)


※《千里江山圖》18歲少年的千年絕唱,此後沒有人超過他!
※她的山水畫,既沒有山也沒有水,卻畫出了世界的本來面目
※喜歡書法的朋友注意了!他 他 他又來了…… ……
※行書入門,當然從《集王聖教序》開始!
※力薦|這是一部楷書神作,極佳的楷書範本,可惜沒人重視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