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司馬懿是真的中了諸葛亮的計嗎?
軍情
10-13
「空城計」相信許多人都十分熟悉,這是在諸葛亮的北伐大軍因馬謖的失街亭而全線潰敗之後,司馬懿率領大軍層層逼近,諸葛亮等眾人在西城進行守衛,當時西城中有許多未能運輸完畢的糧草,城中守軍與司馬懿相比甚微,可以說只要司馬懿一聲令下,西城是志在必得,三國時期的結束會提前很多年。但是就在這一刻,司馬懿竟猶豫了,他下令全軍撤退,給諸葛亮留下了踹息的空間,同時令蜀國得以繼續延續。
(圖片源自網路)
許多人都認為司馬懿過於謹慎,錯過了大好良機,明明只需一聲令下就能夠迅速拿下西城,就算當時害怕城內有伏兵,司馬懿令幾個將士率領一小撮兵士進入探探虛實即可,何必要全線撤退呢?
其實,這麼簡單的道理,許多低級將領都清楚,老謀勝算的司馬懿想不到?其實諸葛亮太了解司馬懿了,他清楚只要自己擺出這個架勢,司馬懿定然不會冒然攻城。
因為司馬懿並不是一個只圖一時的人,當時曹氏家族忌憚司馬懿的才能很久,若是司馬懿此舉將諸葛亮一舉拿下,司馬懿的死期也不遠了,諸葛亮用自己來跟司馬懿訴說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有足夠信心相信司馬懿必然想的到這一步。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國家定,功臣亡。」在曹氏家族眼皮底下混跡了那麼多年的司馬懿,太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了,只有諸葛亮活著,他才能繼續存活,司馬懿和諸葛亮這對多年的老對頭,就這樣不聲不響完成了一出配合默契的雙簧,讓後人無比回味。


※古代被判凌遲,要割3000刀,小孩不夠刀數會怎樣?殘忍
※和珅到底是不是貪官?你覺得呢
※禍從口出,更何況伴君如伴虎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可惜他一生都沒總結到位
※朱元璋這樣的懲戒腐敗,本質問題卻不在這兒
TAG:歷史解密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