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荔枝說:「天眼」發現新脈衝星 這些眺望蒼穹的「國之重器」

荔枝說:「天眼」發現新脈衝星 這些眺望蒼穹的「國之重器」

2017年10月12日 17:51:53|來源:荔枝網

字型大小變大 字型大小變小

荔枝新聞專稿 (文/時雨)

10月10日,國家天文台宣布,「中國天眼」FAST發現新脈衝星,其中兩顆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實現我國射電望遠鏡在此領域零的突破。

脈衝星由恆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發產生,因能發射周期性脈衝信號而得名。脈衝便如人的脈搏一樣,一下一下,發射出短促的信號。

在脈衝輪廓圖中,曲線乍一看重巒疊嶂,實則每座「山峰」的出現周期,都是穩定的,只是「山巒」因信號擾動各有不同。

9月10日,FAST的「開眼」成果獲得澳大利亞帕克斯望遠鏡的確認,工作人員向「天眼之父」南仁東發郵件報喜,卻並未收到迴音。5天後,南仁東因肺癌辭世。

20多年的光陰,我終於看見了你,你卻再也看不見我。

不知南老是否曾在重病中收到這一喜訊,願他沒有帶著遺憾離去。

這口位於貴州深山中仰望星河的「大鍋」,有哪些奇蹟般的存在?

FAST的口徑達500米,為世界之最。理論上說,FAST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於宇宙的邊緣。

當它觀測天體時,會隨著天體方位變化,在其500米的反射面上形成300米直徑的瞬時拋物面,即眼球直徑500米,而負責接收光線的眼珠直徑就有300米。其中每一米,處處都是頭髮絲般毫米級的精度要求。

「天眼」不僅可以「看」,還可以監聽到太空有機分子發出的獨特電磁波,搜索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與外星盆友「握爪」。

在「天眼」頻登熱搜時,還有這些相對無聞的「國之重器」,或隱於山林,或遨遊太空,正在同「天眼」一起,瞭望著星河雲海——

【2.16米光學天文望遠鏡】

該望遠鏡於1989年在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基地投入使用,它被譽為中國天文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曾是國內最大、乃至遠東最大的光學望遠鏡。

2.16米是指what?長度嘛?那把它豎起來似乎就跟姚明差不多。

然鵝並不是!2.16米指望遠鏡的口徑(即內直徑),長度則為6米,是祖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台2米級望遠鏡。

在大型望遠鏡的「進化史」上,依次經歷過幾個階段,大致分為2米級、6米級、10米級和現在的30、40米級。口徑越大,望遠鏡的集光能力越強,能夠看到更暗更遠的天體,探索更早期的宇宙。

在西方,此類2米級天文望遠鏡在20世紀初便已問世,但在2.16米望遠鏡建成前,我國始終沒有掌握相關技術。因此,這一「寶寶」的誕生,被譽為我國天文史上的里程碑。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

這名字念起來真是讓理科生顫抖,文科生流淚 ORZ……

不過,它還有個更加簡單文藝的名字,叫「慧眼」。

與地面望遠鏡不同,它實則是一顆屬於太空的衛星。今年6月15日11時00分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天文衛星零的突破。

「硬X射線」是X射線的一種,特點是波長較短(反之則被稱為「軟X射線」),脈衝星、黑洞、超新星遺迹等天體射出的X射線,便以此類為主。所以,發射望遠鏡衛星在空間軌道捕捉X射線,特別是硬X射線,就成為世界各國競逐的目標。

早在1993年,中科院院士李惕碚便提出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的構想,攻克了利用硬X射線進行觀測並成像的技術難點,歷經煎熬,終在2011年得以立項,於今年升空「開眼」。

【月基天文望遠鏡】

把望遠鏡放到月球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可能比放在地球上更6!

顧名思義,「月基天文望遠鏡」便是建在望遠鏡,月球沒有大氣,無風無雨,不會像在地球受到大氣擾動、水汽折射的影響,加之月球常年黑色的天空,觀測環境更佳。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升空抵達月球,其著陸器上載有月基天文望遠鏡,成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表面工作的機器人式天文望遠鏡。

該望遠鏡以接近紫外波段觀測各種各樣的天體,例如星系、恆星、活動的星系核、雙子星、新星等。2016年,中科院研究團隊已藉此觀測到雙子星系統。

【LAMOST望遠鏡】

為啥這裡突然改寫英文名了?因為它的中文名叫「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用心感受 ╮(╯▽╰)╭

當然,為紀念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它又被簡稱為「郭守敬望遠鏡」。

LAMOST望遠鏡位於上文提及的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基地,與2.16米光學天文望遠鏡比鄰而居,是世界銀河系研究最核心的重器之一,也是中國天文學躋身世界的重要標誌。

相較於2.16米望遠鏡,LAMOST的觀測口徑擴展至4米,但兩者的觀測能力不具備可比性,因為LAMOST無法成像。

LAMOST的目標,並不是觀測某一個星系,而是大範圍「巡天」,即同時觀測銀河係數千個恆星,完成「星口普查」。

2015年3月,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向世界發布LAMOST首批巡天光譜數據,數量多達220萬條,其中172萬條質量較高,超過當時世界上所有已知恆星巡天項目的光譜總數。

浩瀚星野,廣袤蒼穹,千百年來都寄託著人類的科學憧憬。古時的天文學家們,又是借何「重器」問天?

【渾天儀】

渾天儀是「渾儀」與「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錶。

球體上,最外面的圓環叫做子午環,中間圓環叫做赤道環,最裡面做赤經環,赤經環與金屬軸相交於兩點,一點指向北天極,另一點指向南天極。根據赤道環和赤經環上的刻度來確定星體在天空中的位置。

【簡儀】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製的一種測量天體位置儀器,他將結構繁複的渾儀化為兩個獨立的觀測裝置,安裝在一個底座上,除北極星附近以外,整個天空一覽無餘。因裝置都更加簡單實用,故稱簡儀。

簡儀的創製,是中國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一大飛躍,歐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後的1598年才由丹麥天文學家發明與之類似的裝置。

【天體儀】

天體儀在康熙八年開始製造,歷經四年於康熙十二年完成,重近4噸,用途有60多項,但它主要用於黃道、赤道和地平三個坐標系統的相互換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視位置等。

【圭表】

圭表是一種度量日影長度的天文儀器,據說,日晷便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它由垂直的表和水平的圭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下載荔枝新聞APP客戶端,隨時隨地看新聞!新浪微博 微信朋友圈 微信好友 QQ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荔枝新聞 的精彩文章:

民調:文在寅國政支持率升至68.5% 連續2周平穩回升
最高報價8.6萬元/平!在南京的頂級學區房面前,中產都是剛需
改革提速 國企增效 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 江蘇50戶國企已上市
專家:軍工複合體系美國政治的幕後「大佬」
掃二維碼交違停罰單?車主僅轉賬一分錢

TAG:荔枝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