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200架,美軍工全線開動,估計後年實現單價8500萬美元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最新消息,在下一個F-35A的生產合同中,F-35A的單價將首次低於一億美元。並且到2019年時,單架F-35A的價格有望降低到8500萬美元。同F-35過去的估算價格相比,現在F-35的價格逐漸開始符合美國國防部和洛克希德公司自己的期望。F-35聯合攻擊戰鬥機是一款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設計及生產的單座單發戰鬥機,F-35主要用於前線支援、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並因此發展出3種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採用傳統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離起降/垂直起降的F-35B型,與作為航母艦載機的F-35C型。F-35在世代上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具備較高的隱身設計、先進的電子系統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F-35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發單座艦載戰鬥機和世界上唯一一種已服役的艦載第五代戰鬥機。
F-35的隱身設計借鑒了F-22的很多技術與經驗,其RCS(雷達反射面積)分析和計算,採用整機計算機模擬,比F-117A的分段模擬後合成更先進、全面和精確,同時可以保證飛機表面採用連續曲面設計。該型的頭向RCS約為0.065平方米,比蘇-27、F-15低兩個數量級。由於F-35武器採用內掛方式,不會引起RCS增大,隱身優勢將更明顯。在紅外隱身方面,從一些資料可推斷出F-35在推力損失僅有2%-3%的情況下,將尾噴管3-5微米中波波段的紅外輻射強度減弱了80%-90%,同時使紅外輻射波瓣的寬度變窄,減小了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的可攻擊區。F-35的隱身設計,不僅減小了被發現的距離,還使全機雷達散射及紅外輻射中心發生改變,導致來襲導彈的脫靶率增大。這樣F-35的主動干擾機、光纖拖曳雷達誘餌、先進的紅外誘餌彈等對抗設備也更容易奏效。根據有關模型進行計算,取F-35的前向RCS為0.1平方米,與10平方米的情況比較,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前者的超視距空戰效能比後者高出5倍左右。
更有趣的是她用「合作」這個詞來形容洛克希德和新總統關係,這與特朗普對F-35計劃的批評態度大相徑庭。軍事專家認為瑪麗蓮-休森代表了洛馬的觀點,特朗普著眼的是洛馬如何能夠更積極有效的削減F-35的成本,而洛馬認為,我們需要一起正在朝著每架8500萬美元的目標穩步前進,我們擁有很多解決成本問題的主意和手段。當然,削減成本並不是要減少我們的收益利潤,只是加快F-35A戰鬥機的成本控制進度。新總統並不是不支持F-35計劃,而是希望洛克希德公司能夠降價,早點實現F-35A第十批次的單價。第十批次生產合同的敲定同樣標誌著F-35產量的激增,從第九批的57架上升到現在的90架。F-35計劃的執行官,博格丹中將在去年就曾說他希望看見在下一個批次中F-35的單價能夠下降6%。洛克希德的CFO,布魯斯·唐納預計F-35在達到完全的生產效率之前,其利潤會一年年逐漸的改善。第十批次價格的下降說明現在F-35的生產還沒有脫離利潤改善的階段。
F-35並非強調空戰性能,推力並不太強勁,因此與F-22頗有差距。F-35的航電設備比F-22更現代化,但由於雷達天線直徑的限制,探測能力不能達到F-22那樣的水平,但其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要比多數戰鬥機的相控陣雷達先進得多。而且該雷達擁有合成孔徑雷達地圖測繪(SAR)和地面移動目標指示(GMTI)的能力,可使F-35獲得出色的對地攻擊能力。不過,F-35比其他戰鬥機最具優勢的還是隱身能力,隱身能力配合被動電子探測系統,使其在空戰中能夠隱蔽接敵,並能夠在雷達不開機的前提下發射空對空導彈。F-35最廣泛的市場推廣策略,加上其低成本,使其將成為所有戰鬥機在市場上的最大敵人。洛克希德公司希望在2017年完成第十一批次生產計劃的協商。從休森在電話會議中提供的計劃表來看,如果訂單能夠按原先計劃的來實現,到第十三批次(2019年生產,數量為200架),F-35A的單價將下降到8500萬美元。


※把七八米長的雷達搬到天上,四周5萬平方公里目標簡直一覽無遺!
※我們海軍難道找到對手了?亞洲這些國家是想挑戰中國的航母權威?
※美為何緊急重啟傳奇飛機,中國神秘寶貝出現在太空,美:來者不善
※這位中國人讓西方很是頭疼,咱一領域與美縮短几十年甚至超越美!
※日媒指責我們沒有公開航母建造進程信息,官方稱無需理會無聊之舉
TAG:這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