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大黃育苗標準化栽培技術

大黃育苗標準化栽培技術

大黃育苗標準化栽培技術

1 育苗

1.1 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結合深翻整地,施優勢農家肥3000kg/667m2,做寬1~1.2m的畦。

1.2 種子處理

選擇三年生植株上新採收的飽滿種子,在20~30℃的溫水中浸泡4~8h,捆干水分後即可播種。

1.3 播種

在畦面上按行距20cm,開5cm 深淺溝,將種子均勻撒主溝內,覆土0.3~0.5cm 以下露種子為度,保持土壤濕潤,15~20t 出苗,用種量2~2.5kg/667m2。

1.4 田間管理

苗高5cm 後,結合中耕除草間苗,株距5cm,蟲害每667m2 用20% 殺滅菊酯乳油6 支兌水噴霧器防治。

1.5 起苗

第2 年3 月移栽前採挖。

2 移栽

2.1 整地施肥

選地同育苗。結合翻地每667m2 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000kg,配合施用磷酸二銨20kg,過磷酸鈣50kg。

2.2 移栽

3 月下旬移栽。從育苗畦內挖出葯苗,選健壯、無病蟲苗,削去尾梢,按「丁」形挖深30cm、直徑30cm 的坑,以行距80cm,株距60cm 為宜,將大黃苗頭向里,尾朝外平放在坑內,並把坑周圍的土用手拋下來覆蓋在大黃苗上,覆土厚約5cm。每667m2 保苗2200 株左右。

3 田間管理

3.1 中耕除草

在5 月上旬,大黃出苗齊後,進行第1 次除草,將坑周圍的雜草拔除乾淨。

3.2 培土追肥

6 月中旬,大黃達到三葉期後,進行第2 次淺除雜草,適當培土,8 月上旬第2 次培土。以後視田間雜草生長情況隨時進行中耕除草。第2 年3 月下旬,每667m2 施優質農家肥4000kg,磷酸二銨15kg,於行間土混勻培到莖基部。

3.3 割除花薹

當大黃長出花薹時,除種子田外在花薹剛剛抽出時,選擇晴天用鐮刀將花薹割去,並培土至割薹處,用腳踏實,防止雨水浸入空心花序莖中,引起根莖腐爛。

3.4 抹芽

待後1 個月左右,割除花薹的大黃株頭部,發出無數個側芽,如不進行抹芽,側芽無法膨大,長不成塊莖。為此,必須進行抹芽,抹芽的方法是:將大黃頭部周圍的土拋開,露出所有的側芽,留1 個或對稱的壯芽2 個,其餘全部抹掉。並在大黃周圍追施優質農家肥,保證側芽膨大期的養分,促使塊莖形成。

3.5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黑粉病、斑枯病、鏽病,總的栽培措施是: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初侵染源,實行輪作倒茬,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合理密植,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寄主抗病力。根腐病一般發生在7—8 月高溫高濕季節。並用10% 的石灰水澆灌病穴。對其它未發病的葯苗用50% 代森錳鋅800 倍液灌根,7~10t/ 次,連續3~4 次,進行預防。黑粉病的防治方法:種子及土壤處理,按種子重量0.3% 的50% 多菌靈拌種,或用50% 多菌靈按4kg/667m2 加細土30kg 拌勻後撒於地面,耙入土中,栽植前用25% 粉銹寧1000 倍蘸根,晾乾後栽植。斑枯病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1:1:150 波爾多液、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7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進行防治,每隔7~10d 噴施1 次,連續噴施2~3 次,注意藥劑交替使用。鏽病的防治方法:用3% 多氧清水劑800 倍液、80% 新萬生600 倍液、50% 萎綉靈乳油800 倍液進行防治。

蟲害主要有蚜蟲、金針蟲、蠐螬、地老虎。蚜蟲在開花期發生較重,一般667m2 用20% 殺滅菊酯乳油4~6 支兌水3 噴霧器防治。金針蟲、蠐螬、地老虎,防治方法是:春耕時,隨梨拾蟲,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減少成蟲產卵。土壤處理:每667m2 用50% 辛硫磷乳油200~250g,加水10 倍噴於25~30kg 細土上,拌成毒土撒於地面,隨即耕翻,或混入廄肥中施用;或每667m2 用5% 辛硫磷顆粒劑2.5~3kg 處理土壤;用50% 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80% 敵百蟲可濕性粉劑700~800 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250~500mg,可殺死根際附近的害蟲。

4 留種技術

大黃應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品種純正的三年生植株作為種株,加強管理,在6 月下旬—7 月上旬種子成褐色時,分批收穫,隨收隨曬,在陰涼干澡處保存,勿使其受潮發霉。種子只能保存1a,陳種子發芽率低。

5 採收與加工

移栽後生長2a 的植株,在秋末土壤上凍之前採挖,採挖時,先把地上部分割去,將根部深挖,力求全根,抖凈泥土,切去莖和側、枝根,颳去粗皮,橫切成段鄉縱切成瓣,加工成卵形或圓柱形,搭建熏棚,用桔桿或雜草採取小火熏干,每熏3~5t,翻動1 次,如用大火或干澡不及時會發生大黃內部霉爛枯朽現象,變為「糠黃」,有的大黃產品糠黃比例高達80%,所以,加工過程中一定要認真細緻,不可疏忽霉變。側根和枝根熏干或晒乾後稱為「水根」,水根有效成分含量更高,是藥廠投料的最好原料,也要認真細緻地加工,不可疏忽霉變。

大黃育苗標準化栽培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菲油果在我國的引種栽培現狀及開發利用前景 種植適宜區域
蘆筍的保鮮加工技術
果園綠肥、優質養蜂蜜源植物、牧草光葉紫花苕的制種技術
蘆筍的栽培管理技術
光葉紫花苕的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經濟價值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