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媽!我在管孩子,求您別插嘴

媽!我在管孩子,求您別插嘴

婆媳關係緊張,很多時候體現在觀念上的不同,尤其是在育兒問題上容易產生分歧。媽媽一個人帶孩子、立規矩,說一不二;但只要爺爺反對、奶奶護著,姥姥姥爺怨聲載道,再想讓孩子聽話,真的挺難——這不是在抱怨,這是很多媽媽的內心寫照。

在探討育兒觀念的分歧上,並不是在深化婆媳矛盾,而是告訴年輕的爸媽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和主見,同時注意溝通技巧。

為什麼說育兒必須一個人說了算最好?

家裡只能有一塊「表」

企業管理學有個著名的案例,叫「手錶定律」,對於我們這些管家婆來說超級適用。

故事是這樣的:森林裡生活著一群猴子,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外出覓食,太陽落山的時候就回去休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突然有一天,猴子「猛可」撿到了遊客丟下的一隻手錶。他很快搞清楚了手錶的用途,於是大家都向他來諮詢時間。整個猴群的作息規律也由他說了算,他成了猴王。

直到猛可撿到了第二塊、第三塊手錶。

每塊表指示的時間都不同,到底哪個才是確切的呢?這可愁壞了「猛可」,每當有猴子來問時間,他更是急的出汗,於是一天天威望下降,整個猴群的作息也徹底亂了。看來,更多的表非但沒能起到更大的幫助,反而給猴群製造了混亂,帶來了麻煩。

我們在育兒路上不正是如此?面對家裡很多人的指教和態度,孩子也很難辨別是非。

特別是「三代同堂」的家庭,每個成員之間的觀點、脾性不同,在對孩子的要求、教育理念上很容易產生分歧。這些無形中的壓力,就像時間各異的「手錶」沉甸甸地戴在孩子身上,給他也帶來了困惑和負擔。

通情達理的長輩,知道你在管教孩子,得維護你的尊嚴,要麼選擇迴避,要麼和你「統一戰線」。但多數長輩「好心的」開始指手畫腳,特別是對外來的媳婦:憑什麼聽你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在育兒這件事情上,媽媽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煩惱:

媽媽堅持讓孩子自己吃飯,等媽媽上班一走,奶奶就喂起了飯,美其名曰:吃的快、吃的多;

媽媽懲罰孩子、立規矩,老人們趕緊護著:孩子還那麼小,他能懂個啥;

媽媽堅持己見,家人就群起攻之,最怕有個愚孝老公。

再小的孩子也會看臉色:到底該聽誰的呢?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誰寵著我,我就找個靠山跟誰好,誰管我,那人就面目可憎。

父母的一言一行、周圍人的一舉一動,這些時間各異的「手錶」讓孩子失去了判斷力、滋生了不合理的慾望,形成了雙重性格、造成他對親人之間的親近疏離,在大家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就會「鑽空子」。時間一長,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管教孩子,都會失去威望。

其實,長輩之間、夫妻之間「不一致」甚至有矛盾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不協調。既然都想著為孩子好,不妨給他一款專屬的「手錶」,只有明確了教育的「唯一度量」,才能讓所有的家庭成員聽從指揮。

面對隔代育兒觀念的差異化,如何才能不傷感情,又有效地溝通呢?

真心+技巧

1

對老人一定要嘴甜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你平時對他們笑呵呵的,嘴甜一些,關係融洽了溝通起來就會變得簡單了。

而且,老人有時候也是像孩子一樣,需要哄的。所以不要吝嗇感謝的話,有事沒事送點小禮物,不用太貴重,關鍵是心意,陪她們出去逛逛街,先讓她們從心底信任你的為人,再認可你的教育方式就不會那麼難了。

(什麼?要照顧孩子還要哄老人,感覺好累啊……)

那麼,請想想沒有老人幫忙搭把手的日子!

2

聰明藉助外援的力量

在老人的眼裡,我們都是新手,都不如他們來的有經驗。所以直接跟他們理論,被ko的機會會很大。那麼,我們不妨聰明地藉助下「外援」:比如老師、醫生、育兒專家來傳達。樂媽就時常用這招!(偷笑~)

比如孩子因為吃糖牙齒長蛀牙了,去醫院時我就會帶上他奶奶,然後再偷偷去跟醫生「串通」一下,讓他當著奶奶的面強調一下這個問題。通過專業人士來說明一些原則,老人一般就會接受了。而且以後再遇到這個問題,也有底氣的告訴她:「媽,上次醫生說了……」

3

說話講究方式方法

不要直接反駁。老人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不要一上來就說「媽你這樣是不對的」「媽你不能這麼做」,設身處地,你做什麼旁邊都有人告訴你錯了,你肯定是想著:有本事你自己來啊!

4

發揮好老公的作用

很多時候,有些話讓老公出面來說,老人沒有那麼容易咋呼(誰讓是自己親生的呢!偷笑~)。所以,搞定老人之前先搞定自家的老公,老公既是孩子的爸爸,也是婆婆的兒子。讓他出面去溝通,絕對事半功倍!

5

在適當場合說

別傻傻的以為在人多的時候,說出你的「正確」觀點,讓其他人幫著自己說話,會讓老人家反駁不了從而接受。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你想想,如果你自己當眾被指責了,肯定是覺得下不了台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這個時候更是不可能聽你的意見了,弄不好還覺得你故意給她難堪。

因此,給老人家提意見真的要天時地利人和,要假裝不經意地可以通過別人的事例聊起來。這樣心平氣和地交談更容易成功!

Word天,這樣好累啊!沒辦法,得罪了老人你會更累!

6

不妨從孩子下手

俗話說,隔代親。其實很多時候,從孩子嘴裡說出來的話會更讓老人順從。所以不如把孩子培養得獨立,讓他們學會自己吃飯、穿衣、做點簡單的家務,在老人家想插手的時候,由他們自己去拒絕,那問題就簡單多了。

在帶娃的問題上,不管是與自己的父母還是公婆,都會有出現分歧的時候,既然避免不了,不如迎面而上,磨合和解決才是最好的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親子育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非要讓孩子學一門特長?99%的家長都沒想明白!

TAG:母嬰親子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