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叛逆怎麼辦?媽媽這一招厲害了!學會這3招讓寶寶輕鬆「聽話」
在家中是否也出現過這樣的場面:你要寶寶不許做某件事,而寶寶表現就會十分過激,並且會逆反家長的意願,想到達到他的目標。這就是很多寶媽還沉浸在有了小寶寶的喜悅中發沒發現,寶寶的叛逆期已經來了,讓家長們十分頭痛。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大致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2~3歲,第二階段7~9歲,第三階段12~18歲。那麼寶寶叛逆期到底該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和寶寶處理緊張關係呢?小編在這裡和大家分享3點,讓你和寶寶做成「朋友」關係。
1.走入寶寶的內心
當寶寶即將去觸碰危險的事物時,我們家長一般會明令禁止,而這項又是對寶寶極感興趣的,所以寶寶會產生逆反的心理,會對家長發泄出不滿的情緒,甚至以「我不」來抵抗家長。其實這是寶寶對於這個世界的一種本能求知慾的探索而已。這個時候的家長更應該做的其實是及時把寶寶抱走,然後告訴寶寶這件事情的危害性,而不會一昧的用聲音取勝喊道:不可以!這樣情況只會更激增矛盾。有的時候寶寶想要接觸一項東西沒有必要非要糾正,只要不是涉及到十分危險的情況,在家長的看護下,讓寶寶接觸更多的事物,了解這個世界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啊。
2.適當的要生氣
在有寶寶的家中肯定會有這樣的場景。寶寶特別想要一樣東西,但這樣東西的確是不可以給寶寶玩耍的,這是寶寶就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然後很多家長一看寶寶哭就會立刻拿別的東西來哄寶寶,以求得寶寶的開心。其實這種做法也並非全對。如果適當的對寶寶進行「高冷」,那麼寶寶就會知道,自己哭也是沒用的,這樣東西就是自己碰不得,時間久了,不僅可以減少寶寶哭的次數,還會讓寶寶增加自己獨立能力的方式。適當的不理睬寶寶在長輩中看似「不被許可」的事情,可在教育孩子中是「可以被許可的」。當爸媽其中之一去教育寶寶時,另一位家長不要去參與其中,即使可能媽媽做的不是很對,但會讓寶寶明白自己的做法。
3.平等化的教育寶寶
小編記得小時候教育自己的外甥時,聽到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分享。其實現在很多寶媽都懂得要孩子學會分享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分享,這也是寶爸寶媽交給寶寶做人的道理,要富有同情心,要學會我們傳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禮儀。平等化的對待寶寶,也能讓寶寶感覺到自己也應該是平等化的對待其他小朋友。這種教育方式也會減少寶寶逆反的心理,有什麼事可以和大人商議。
小寶寶難免有發脾氣的時候,每一次發脾氣家長們一定要判斷這件事情的對與錯,不僅僅是考驗自己,還是從另一方面傳達給寶寶判斷是非的能力。爸媽樹立好三觀,那麼寶寶絕對也會從小樹立一個不錯的三觀。
你又什麼獨特的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呢?在評論區一起談論下吧,讓我們培育出更聰明可愛,招人喜歡的小寶寶吧!


※最適合寶寶的美食,蛋黃泥!要這樣做,寶寶才愛吃
※寶寶三個月就開始認人了,不要覺得很奇怪,寶寶認人有技巧
※孕24周的寶寶,能救嗎?
※外國小寶寶看見姐姐一個人在吃零食,接下來發生了有趣一幕
※想要儘快懷上寶寶?很簡單,只要做好這4點就可以了!
TAG:寶寶 |